政策杠桿撬動消費升級
商務部11日數據顯示,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其中,2025年以來申請量達322.5萬份,分別為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和置換更新219萬份。
受補貼政策帶動,乘用車產銷迎來“開門紅”。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簡稱“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量687.2萬輛,同比增長7.9%。其中,4月單月零售同比增長14.5%,達到175.5萬輛,僅略低于2018年4月創下的181萬輛歷史紀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2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汽車前4個月產銷量為歷史上首次雙雙超過1000萬輛。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今年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啟動早,補貼政策一步到位,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很多地方出臺并逐步落實相應的促消費政策,疊加主機廠補貼加碼、金融支持、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啟動。整體來看,從3月份起,我國車市開始走強。“五一”期間,汽車消費市場迎來客流高峰。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購車者開啟“買買買”模式。根據深圳市稅務部門數據,期間深圳市消費相關行業對自然人開票銷售金額同比增長34%。其中,深圳市售出新車約1.2萬輛,銷售額近28億元。
“購買新能源車以舊換新最高補貼提升至2萬元,同時還可以享受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再加上我們給消費者提供的補貼優惠,最終讓客戶心儀的車比自己心理預期價格還低,激發了客戶的購買欲。”深圳市小鵬汽車龍崗萬科里店店長陳偉斌說。
在寧夏,小長假也是汽車銷售旺季。這個“五一”假期,吳忠市民李金汰就開上了新買的新能源汽車。“標價17萬多元,各種補貼加起來優惠了4萬元,我覺得還挺值的。”李金汰說。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提振消費的政策相繼落地,明確將以汽車以舊換新、綠色化智能升級作為發力點,激活汽車消費市場新動能。據了解,為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吳忠市專門出臺購新優惠政策。對購買新乘用車輛 10萬元以下的給予2000元/輛補貼,10萬元(含)—20萬元的給予4000元/輛補貼,2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6000元/輛補貼。此外,吳忠市還聯合中石化吳忠分公司推出購新車充1元送1000元加油券,聯合紅旗、長安、廣汽豐田等17家汽車品牌經銷企業推出一口價汽車、買車送裝潢、貸款0利息等優惠活動。
“不少消費者都是沖著政策紅利期來換新車的。”吳忠靈晞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鵬說,從目前銷售來看,約七成消費者選擇置換,說明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
新能源車滲透率或超50%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有效促進消費增長、綠色轉型和資源循環利用。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超53%。1-4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332.4萬輛,同比增長35.7%,市場滲透率達48.4%,比2024年全年提升0.8個百分點。
同時,資源循環利用水平也有所提高。1-4月,報廢汽車回收量276.7萬輛,同比增長65%。
群益金鼎證券研究員沈嘉婕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正在邁上新臺階,上半年有望實現滲透率超50%。她認為,從產品競爭力來看,新能源汽車在全價格段已展現出超越燃油車的性價比優勢;從產業格局變化觀察,合資車企加速引入國內供應鏈技術,推出電動化新品,這不僅印證了我國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也反映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正在持續攀升。
沈嘉婕預計,2025年汽車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隨著新車型不斷推出,智能駕駛、激光雷達等高端配置逐漸下沉至中低端市場,同時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性能持續迭代升級,產品價格也進一步親民化。基于此,2025年國內汽車總銷量將達到3244萬輛,同比增長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850萬輛,同比增長20%,市場滲透率預計將提升至57%,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吳松泉分析指出,政策端與市場端的雙重驅動正成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核心動能。政策層面,“以舊換新”舉措顯著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成功激活市場潛在需求,為汽車產業注入強勁發展動力。
“技術創新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協同推進,則從根本上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吳松泉表示,隨著技術迭代,產品性能與品質持續優化,價格逐步下探,疊加充電網絡等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長期困擾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得到有效緩解,使得新能源汽車吸引力與日俱增。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的最后一年(2026-2027年將轉為減半征收),這一政策“窗口期”效應將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推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延續高速增長態勢。
后續車市增長將保持穩定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車企的技術競賽也隨之進入白熱化階段。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激增28.8%,市場占有率一舉攀升至68.1%。而這一成績的背后,則是中國車企在動力系統革新、操控性能優化、安全技術迭代及駕乘舒適性提升等多維度的全方位技術升級,以硬核實力驅動品牌向上突破。
以極氪為例,在此前上海車展上,極氪9X作為極氪科技集團傾力打造的豪華SUV首次亮相,其搭載6C驍遙電池,電池電量從20%充到80%最快僅需9分鐘,極大地縮短了補能時間。比亞迪漢EV智能輔助駕駛版配備了5G智能座艙,還配置了多色氛圍燈、雙區自動空調等功能,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東莞證券分析師劉夢麟表示,展望后市,2025年上海車展超百款新車發布,自主新勢力品牌多為中高端車型發布亮相,合資車型率先開啟新能源上市驚喜價,在品牌產品矩陣日益豐富的背景下,疊加以舊換新等國補政策持續發力激發汽車市場消費潛力,預計后續車市增長將保持穩定。
但需注意的是,在市場表現亮眼的背景下,汽車產業仍面臨多重挑戰。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芯片供應結構性短缺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激烈的市場競爭更使價格戰頻發,車企利潤空間持續承壓。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技術領先、優化成本控制、提升品牌價值,將成為中國車企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已實現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升級”的跨越。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激活了超千萬輛汽車的更新需求,更通過“消費提振-結構優化-循環提升”的閉環,推動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未來,隨著報廢汽車回收網絡的完善、綠色消費理念的深化,以及人工智能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中國汽車業有望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更主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