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從攀鋼礦業公司傳來好消息,新白馬公司選鈦產線設備設施資本化大修較計劃工期提前1.5個月竣工,竣工后一個月內平均日產較改造前提升10%左右,實現了達產目標。這標志著礦業公司在鈦精礦資源綜合回收利用上邁出重要一步,為攀鋼鈦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新白馬公司選鈦產線于2017年1月開始試生產,經過多年運行,設備設施趨于老化,出現粗粒和細粒隔渣效果變差、強磁設備性能下降、Φ33m濃縮機底流泵礦漿輸送能力不足等問題,制約了鈦精礦產量和品位的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隨著鈦精礦市場行情轉好,鈦精礦逐漸成為礦業公司重要的盈利來源之一。為突破鈦精礦產量和品位提升的雙重瓶頸,從源頭釋放鈦精礦回收效能及選鈦產線產能價值,開展新白馬公司選鈦產線設備設施資本化大修迫在眉睫。
由于新白馬礦區原礦鈦含量較低,由強磁、重選、浮選構成的鈦精礦選別工藝流程較復雜,細粒級鈦精礦回收率較低,通過選鈦產線設備設施資本化大修增加產能困難重重,堪稱世界級難題。新白馬公司聯合礦業公司設計院,對選鈦全流程展開了全面考察分析,并針對鈦資源綜合利用進行了系統性研究。經過多輪技術攻關與設計論證,新白馬公司選鈦產線設備設施資本化大修2024年9月正式開工,預計今年6月份完工。此次大修涵蓋強磁機更換、分級系統改造以及脫水旋流器優化等十余項關鍵工藝設備的升級革新,涉及鈦精礦選別多個生產流程系統,為最大化提升產線全流程回收效率提供了最優方案。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新白馬公司精心編制施工期間的保產方案,在不停產、不減產的條件下,對項目施工順序進行優化,每天跟蹤進度,每周評估施工網絡計劃,每月召開工程例會,千方百計保質量、保進度。
通過該公司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此項目工期一再提前,今年4月15日竣工并投入運行,成效顯著。新白馬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選鈦產線技術攻關工作,致力于進一步提升鈦精礦的產能與質量,為攀鋼鈦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