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來,受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全球跨境投資不確定性顯著上升,這給不少跨國企業的投資決策造成了影響。
李超透露,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推動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以及持續開展服務外資企業專項行動。
對于備受關注的“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執行效果,李超用了四個“有力”來形容。
一是有力增強消費活力。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電、文化辦公用品、家具、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8%、33.5%、26.9%、19.9%,裝修旺季疊加換新補貼,帶動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增長9.7%,僅此5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截至5月5日,汽車、家電、數碼產品、家裝廚衛、電動自行車等五大類產品帶動銷售額約8300億元。
二是有力拉動投資增長。1月份至4月份,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8.2%,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4.5%。與“兩新”密切相關的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消費品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制造業技改、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8.9%、13.4%、8.2%、5.1%、2.7%。
三是有力推動轉型升級。隨著綠色、智能、高品質產品消費需求持續釋放,設備更新推動企業生產效率持續提升,相關行業生產和效益同步向好。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均同比增長10.0%;充電樁、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平板電腦等產品增速分別為43.1%、38.9%、35.9%、11.7%;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90.5萬輛,增長33.9%;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達到51.5%,同比提升7個百分點。
四是有力改善社會民生。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有效滿足居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截至5月5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突破300萬份,消費者購買12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過5500萬臺,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超過4100萬件,超過1.2億人次以更加優惠的價格購買了心儀的產品。
李超稱,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繼續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即加快資金下達,會同財政部盡快完成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清算,下達后續資金額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直達快享機制,抓緊推出加力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貼息政策,降低各類經營主體設備更新融資成本;推動有關部門進一步簡化補貼申領流程,明確審核兌付時限,落實資金預撥制度,提升消費者體驗,緩解經營主體墊資壓力。強化政策儲備,及時跟蹤評估各項工作進展,深入研究“兩新”領域增量和儲備政策,適時按程序報批后推出。
再從“兩重”建設看,據李超介紹,在“硬投資”,也就是項目建設方面,2024年共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7000億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億元,支持沿長江交通基礎設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高標準農田、城市地下管網、“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聯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突出‘兩重’項目的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力爭6月底前下達完畢今年全部‘兩重’建設項目清單,高標準抓好組織實施,同時持續推進‘軟建設’措施,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確保‘兩重’建設各項任務干一件、成一件。”李超說。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當前人工智能應用不斷拓展,李超也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推動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場應用,用好用足“兩重”建設和“兩新”政策,推動“人工智能+”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