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交易時間上,國內期貨有望向國際看齊。《第一財經日報》從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獲悉,大商所確定自7月4日21:00起推出夜盤交易,先期上市的夜盤交易品種為棕櫚油和焦炭。大商所還表示,將根據市場運行情況逐步推出其他品種的夜盤交易。
防范隔夜跳空風險
與境內商品交易所不同,近年來,境外交易所通過增加交易時段、覆蓋更多時區、拓展和服務更為廣闊的全球市場,以增強市場競爭力,一些商品交易所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將業務拓展至歐美甚至是亞洲的不同時區,使其交易平臺幾乎覆蓋了全部時區和時段,吸引了來自全球的交易者。
然而,相比國際市場,國內期貨交易所交易時間普遍較短,期貨價格對市場信息吸收、反映的充分性受到一定影響,也不利市場國際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
大商所負責人表示:“推出夜盤交易、擴大交易覆蓋時區,利于進一步深化市場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發揮,提升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可緩解部分國際聯動性較強品種持倉隔夜風險和價格不連續的問題。”
對于目前確定的先行試水品種,市場人士認為,棕櫚油和焦炭均是大商所的成熟和優勢品種,具備夜盤先行試點的優勢。
大商所認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進口國和最大的焦炭出口國,作為農產品和工業品領域中較為典型的國際化品種,棕櫚油和焦炭交易活躍度適中,潛在國際影響力巨大。目前,大商所棕櫚油期貨交易量位居全球首位,按可比口徑計算,是大馬交易所棕櫚油交易量的7倍左右,而國際上也沒有可與大商所焦炭相抗衡的焦炭衍生品。此外,兩品種也存在防范價格隔夜跳空風險的需求。據大商所統計,棕櫚油和焦炭的價格跳空幅度為71%和36%。
大商所還表示,選擇棕櫚油和焦炭也是為了滿足油脂企業和焦炭企業,尤其是具有一定規模且一直利用外盤開展套保的生產企業客戶的需求,來改變目前因交易時間不統一而無法及時完成套保的現狀,也能夠進一步促進相關品種與國際市場價格聯動。
棕櫚油和焦炭產業客戶和機構客戶參與比例較高、持倉比例較為集中也是推出相應夜盤交易的重要條件。據大商所數據,以2008年到2013年為樣本量進行統計,大商所棕櫚油單位客戶持倉量占比為53%左右,焦炭由于上市時間較晚,其單位客戶持倉為17%。
一位期貨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推出夜盤交易,不僅是為未來參與國際競爭作準備,也是考慮到與國際市場價格聯系密切品種隔夜風險防范,而不是僅僅被動地考慮對國際市場傳導風險的回避。”
交易時間增加至11小時
大商所推出夜盤交易后,每交易日的交易時間將由現在的5個小時增加到11個小時,將會覆蓋更多的時區。
此前,大商所還發布了《關于發布施行夜盤交易相關合約、實施細則的通知》(下稱《通知》),配合夜盤交易推出對合約及相關業務規則進行修改。
根據《通知》,大商所每一交易日分為夜盤和日盤交易時段,夜盤交易設一個夜盤交易小節,時間為前一自然日21:00至當日2:30(周一夜盤交易時段為上周五的21:00至周六的2:30);日盤交易分三個交易小節,分別為第一節9:00~10:00、第二節10:30~11:30和第三節13:30~15:00。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大商所夜盤交易時間為晚間21:00到第二日凌晨02:30,這一時間段比美盤提前開盤30分鐘,稍晚收盤15分鐘,可以覆蓋美盤夏令時的交易時段。
根據大商所規定,在競價原則方面,開設夜盤交易的品種,其開盤集合競價在夜盤交易時段開市前5分鐘內進行,日盤交易時段不再集合競價。未開設夜盤交易的品種,其開盤集合競價在日盤交易時段開市前5分鐘內進行。集合競價前4分鐘為期貨合約買、賣指令申報時間,后1分鐘為集合競價撮合時間。
去年7月,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國內首先推出黃金和白銀期貨的夜盤交易,并于去年12月將夜盤范圍擴大至銅、鋁、鉛、鋅四個有色品種。隨著交易時段覆蓋度的擴大,不僅相關期貨品種價格連續性得到改善,與國際相關市場之間的聯動更加緊密,也大大提高了夜盤品種的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