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以前就說過,但具體一直沒實施,企業反對,即使部分實施了企業也在盡量規避。”一名能源行業協會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針對焦炭等行業的消費稅,在短期內落地面臨著不小的現實阻力。
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和征收環境稅一樣,焦炭等煤炭下游產業征收消費稅的事情一直在政府議程中,但一直未能落地,這主要還是企業生存難所致。
“2013年前8個月,焦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虧損4億多元,虧損企業虧損額突破100億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秘書長崔丕江在2013年焦化行業信息發布會暨2014年市場運行研討會上的報告中指出,近三年來,每年企業的虧損面都基本在40%左右。
“焦炭行業本身生存比較艱難,下游主要是鋼鐵廠,現在鋼鐵行業不行,焦炭也跟著不行,像山西這邊的企業一直在虧,而且在擴大。”分析師表示。
實際上,根據崔丕江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國700多家焦炭生產企業中,與鋼廠直接配套的焦炭產量還不到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的焦炭產量是找米下鍋,市場供需很不穩定。
山西一名焦炭類上市公司的銷售負責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山西的焦化企業光煤炭基金每噸就要支付72元,此外還要支付出省費、排污費、管理費等各種費用,稅負壓力不小。
“我們焦化企業幾乎每家都在虧損,一直在和政府反映,希望原有的稅負都要降下來或者免掉,現在要在短時間內征收消費稅,很難。”該人士認為。
實際上,由于煤炭行業的嚴峻形勢,山西省政府在今年6月的常務會上就通過了《涉煤收費清理規范工作方案》,降低部分涉煤收費和基金的征收標準,最大限度地減輕煤炭企業負擔。
據消息人士稱,此次關于煤炭的消費稅不在調整范圍內。“山西都在減負,這時候再給企業增稅不太可能。”
對于另一個用煤大戶火電廠,分析師認為,由于火電廠相對比較強勢,最終會把稅負轉嫁到煤炭企業。“基礎能源要保障,可能會限制一些高硫煤,對于使用這種煤的火電企業征收消費稅是存在可能的。”
實際上,對煤炭相關行業征收消費稅早在2012年就已有相關政策出臺。當年11月,國家稅務局發布關于消費稅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納稅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產加工的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呈液態狀(瀝青除外)的產品,將自2013年1月1日起,以石腦油(1元/升)或燃料油(0.8元/升)的稅率征收消費稅。
這一消費稅新政實施后,對原來未納入征稅范圍的煤焦油加氫、煤直接液化,以及MTBE等企業產生了影響,將使這些企業噸產品增加1100~1250元稅賦。
但企業透露的情況是,煤制柴油正常繳消費稅,而煤制油加氫等均避開了這部分稅負。“比如輕烴1、輕烴2之類的,只要說油的話就是要交的;煤制石腦油主要是通過上面的說法進行操作的,交的話就賠錢了。”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稅主要還是針對有生產經營資質的企業,沒有資質的都逃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