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據太原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出口煤及褐煤(以下簡稱煤)25.2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52.3%,占全國煤出口總量的8%,價值1.9億元,下降65.7%,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753.9元,下降28%。同期進口煤222.3萬噸,下降13.3%,價值10億元,下降22.3%,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448.6元,下降10.4%。
按照收發貨單位口徑統計,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出口煤67.8萬噸,下降12%,占全國煤出口總量的21.5%,進口煤沒有進口至山西境內。
其中,進口以民營和國有企業為主,出口以國有企業為主。山西上半年煤炭主要自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主要出口至韓國和日本。此外,進口以其他煙煤為主,出口以無煙煤為主。按收發貨地口經統計,出口以呂梁、朔州和陽泉為主。
太原海關分析,煤炭出口量大幅下跌的原因為,山西省煤炭主要向韓國和日本出口,而且擁有距離優勢、交貨期短的優勢,但常常出現出口市場價格低于國內市場價格的情況。與我國相比,印尼的煤炭資源埋藏淺,開采成本低,外運成本也低,煤質好;澳大利亞生產效率高,基礎設施完備,并且市場機制完善,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大大超過我國。據企業反映,煤炭出口利潤微薄,但資金回流快,僅對企業現金流通作用較大。全球天然氣發展,也阻礙了煤炭需求增長,未來國際動力煤供大于求形勢將繼續惡化。
此外,據太原海關統計,2014年上半年山西省共出口焦炭48.7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長2.9倍;價值7億元人民幣,增長2倍;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432元人民幣,下降23.1%。同期,全國焦炭出口392.6萬噸,增長1.6倍。按照收發貨單位口徑統計,山西省出口焦炭359.5萬噸,增長2倍,占全國出口的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