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大量中國廉價鋼鐵涌入韓國,加上世界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韓國鋼鐵業面臨雙重危機。韓國鋼鐵協會和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鋼材進口量同比增加15.5%,為1121萬噸,其中中國產品達到655萬噸,同比猛增31.0%。
在韓國進口的鋼材中,中國產品比重從去年上半年的51.5%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58.4%。中國鋼鐵的最大優勢為低廉的價格。同期,每噸鋼鐵進口價格從789美元下滑到738美元。現代鋼鐵和東國制鋼之所以近日針對中國H型鋼制造商向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是因為廉價中國產品擾亂韓國市場秩序,導致韓國企業受到經濟損失。
上半年中國H型鋼進口量達到41萬噸,同比增長27.4%。中國H型鋼和韓國同類產品相比每噸價格低18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09元),但質量較差,加上時有被假冒成韓國產品,對建筑物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另一方面,全球鋼鐵供過于求,一些進口國家貿易壁壘日趨增多,這也給韓國鋼鐵企業帶來挑戰。美國商務部11日決定,對韓國油井鋼管征收反傾銷稅,稅率為9.89-15.75%。業內普遍認為,美國商務部迫于國會的政治壓力而推翻了此前做出的韓國產品無反傾銷嫌疑的初步認定。同一天,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做出初步判定,稱韓國、臺灣、越南、馬來西亞、阿曼鋼釘存在傾銷行為,導致本國行業遭到損失。上半年韓國對美國出口鋼材同比激增55.9%,出口額同比增加44.3%。這引起了美國鋼鐵業強烈不滿,美國鋼鐵協會要求政府大力限制鋼鐵進口。
加拿大也從上月起調查來自韓國、中國和土耳其的鋼棍混凝土是否存在傾銷行為和這些國家是否為本國企業發放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