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華,徐俊杰,耿敬濤,邵久剛,楊志功
(河鋼邯鋼公司,河南 邯鄲 056015 )
摘 要:河鋼邯鋼7號高爐于2008年7月投產,2015年、2016年兩次爐缸溫度的異常升高,高爐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在加強管理、增加監控電偶、改善原燃料條件的基礎上,通過采取加風限氧、限產、灌漿、提高冷卻強度、增加鐵口深度等不同措施,都達到了使該部位溫度局部恢復正常的目的,并且既保持了較高的冶煉強度,又實現了高爐長
周期穩定順行。
關鍵詞:高爐;爐缸溫度;正常水平
1 引言
河鋼邯鋼7號高爐是從德國引進的二手設備,原有1858m3擴容為2000m3,設有28個風口,設夾角90度西、北兩個鐵口。采用并罐式無鐘爐頂,料車上料,四座馬琴式外燃熱風爐。全冷卻壁結構爐體,爐腹、爐腰、爐身一層,三段銅冷卻壁,薄內襯技術,軟水密閉循環冷卻系統[1]。第二代爐役于2008年7月投產至今,爐況基本長期穩定順行,產鐵6004t/m3,曾取得過焦比330kg/t,煤比150kg/t,燃料比517kg/t的較好指標。
2015 年、2016 年兩次爐缸溫度的異常升高,是目前影響高爐鐵水質量的主要問題。7號高爐爐缸溫度異常升高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15年7號高爐開始出現高爐爐缸側壁溫度西南方向異常升高,6m最高達到810 ℃(324mm),高爐通過采取加風限氧、限產、灌漿等措施,使該部位溫度局部恢復正常。第二階段:2016年4月高爐新增西南方向爐缸側壁電偶溫度升高現象,6m 最高達到510 ℃ (150mm ),高爐通過采取提高冷卻強度、增加鐵口深度等措施,使該部位溫度局部恢復正常。
2 2015 年高爐爐缸溫度升高的治理過程
2. 1 高爐爐缸溫度升高的過程
2015年初,伴隨高爐技術技術經濟指標的改善,高爐冶煉強度也不斷提高,高爐爐缸西南6. 4m方向溫度開始升高,最高達到620℃(圖1)。
2015年3月后,爐缸同方向,6.4m 溫度開始下降,6.0m 溫度開始大幅度升高,到2015年8月25日,高爐6.0m 側壁溫度達到最高的809℃(圖2),高爐碳磚殘厚490mm ,威脅高爐生產安全。
2. 2 高爐采取的措施
2. 2. 1 相對增加高爐冷卻強度
2015年5月30日能源中心水站換大葉輪,水壓由550kPa升高至580kPa ,水量達到4100m3 /h(圖3),僅僅 相對 增 加冷 卻強 度,高 爐設計水量4150m3/h,仍未達到設計水量,高爐冷卻壁溫度雖出現短期穩定,但仍呈上升趨勢。
2. 2. 2 逐步增加高爐風量,減少高爐富氧量
高爐對風量重新進行評價,邯鋼5號高爐冷風4200m3/h,高爐風機風量由年初的4000m3/h,逐步增加到4200 m3/h(圖 4),高 爐 富 氧 量 由9000m3/h減少到2000m3/h 。
2. 2. 3 堵風口降低冶煉強度
由于6.0m 西南溫度持續升高,2015年5月30日高爐休風堵23# 、24#風口,8月3日開23#風口,開風口前爐缸溫度開始下行,8月31日開24# 風口。
2. 2. 4 新裝電偶
爐缸溫度僅6. 0m 西南兩點溫度高,是否是最高點,不利于高爐爐缸溫度控制,因此,2015年9月3日高爐6m 、6.4m 新裝插入深度50mm 與150mm 的電偶,共12對,重點的西南方向4對。
2. 2. 5 換長風口
爐缸溫度下行后,為了防止該部位溫度變化,適當的使該部位風口回旋區適當向中心移動,減少該部位邊緣氣流,2015年9月3日高爐休風換23# 、24# 風口為 525mm×120mm長風口,原用500mm風口。
2. 2. 6 灌漿
7 號高爐基本每次超過15h的休風,都進行灌漿操作,西南也經過測溫,新開多個灌漿孔,但都沒有灌入。2015年9月3日的休風,西北兩鐵口正中間標高9.2m 處灌漿15×25kg 。
2. 2. 7 加強原燃料延伸管理
2015年初,高爐爐缸溫度雖偏高,但相對穩定。4月高爐配吃石礦準二級焦后,高爐爐缸側壁溫度持續升高,8月基本消化完石礦準二級焦,爐缸溫度開始下行。因此,高爐加大原燃料延伸力度,做到原燃料變化早知道,提前應對,及時應對。
2. 3 效果
經過以上措施的采取,高爐爐缸溫度升高趨勢得到了抑制,有些措施雖然沒有使側壁溫度明顯下行,但也起到了抑制其快速增長的作用。特別是9月3日高爐休風灌漿、局部換長風口后,高爐爐缸側壁溫度得到根本緩解。但是,由于處理爐缸溫度過程中,下部送風制度等的巨大變化,高爐爐況受到了威脅,2015 年9月初到2015年12月,高爐產量僅4850t/d,指標也比較差,直到2016年初高爐才恢復到5050t/d 產量,指標也逐步改善。
3 2016年高爐爐缸溫度升高的治理過程
3. 1 高爐爐缸溫度升高的過程
2016年初,高爐冶煉強度也不斷提高,高爐爐缸西南6.0m 方向新增電偶溫度開始升高,最高達到510℃(圖5)。
3. 2 高爐采取的措施
3. 2. 1 相對增加高爐冷卻強度
2016 年 2 月 能 源 中 心 水 站 改 造,水 壓 由576kPa降至537kPa,水量達到3600m3/h左右,改造后水壓596kPa ,高爐水量3900m3/h ,仍未達到設計水量,高爐冷卻壁溫度雖出現短期穩定,但仍呈上升趨勢(圖 6 )。
3. 2. 2 合理定風、氧量
2015年底,高爐風量增加到4200m3/min,但高爐出現中心、邊緣氣流均控制不住現象,后高爐確定送風比2.0 ,爐容2027 m3 ,風量定到4050m3/min,加上槽下生礦伴溫風量約50~70m3/min,高爐定風量到4100~4140m3/min(圖7)。
3. 2. 3 穩定高爐產量
由圖8可以看出,2016年初高爐產量再次達到5200t/d水平,由于壁體溫度影響,高爐將產量目標定到5100±50t,對穩定壁體溫度起到一定作用。
3. 2. 4 局部加強冷卻強度
為了增加冷確強度,高爐爐缸局部水管通高壓水(西南5根水管通高壓水),對于西南溫度最高的區域冷卻壁改高壓水,同時對爐缸爐皮局部打水。
3. 2. 5 鐵口深度控制
2016年初高爐適當提高鐵口深度控制標準,由2.9~3.1m 提高到3.0~3.1m,見表1。
3. 2. 6 堅持長風口
2015年底后高爐始終堅持在爐缸西南側24# 、25# 風口使用525mm 的較長風口,并計劃在26#加裝較長風口。
3. 2. 7 保爐況順行
無論任何時候,高爐順行都是保證高爐安全的重要手段,精料都是高爐順行的重要保障,本次爐缸溫度升高,高爐始終以保爐況順行為目標,高爐沒有犧牲爐況去保證高爐指標。
3. 3 處理效果
本次爐缸處理效果較好,2016年5月后高爐逐步提高冶強,改善指標,高爐日產5 150t/d以上,煤比長期穩定到130kg/t 以上,燃料比520kg/t 以內。
4 分析
從高爐兩次爐缸溫度異常升高處理看:
⑴ 第一次,高爐灌漿后取得了明顯效果。第二次,高爐水量恢復取得了明顯效果。因此,我們認為高爐爐缸溫度異常升高應找到主要因素,對癥治療,可減少高爐技術經濟指標的恢復時間。
⑵ 第一次高爐爐缸側壁溫度升高開始于2014年10月的6.4m溫度的升高,沒有關注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 視,依然把產 量由5100t左右提高到2015年初的5 300t/d左右,使高爐恢復時間延長。高爐應有適當的冶煉強度,并且高爐工作者應始終關注高爐爐缸側壁溫度的變化趨勢。
⑶ 在第一次高爐爐缸溫度升高的處理后期,高爐壁體溫度穩定性下降,時常出小氣流,高爐爐況變差,延長了高爐恢復時間;第二次升高,高爐始終以爐況順行為基礎,雖然溫度偏高,但是取得了較長時間的穩定,為高爐后期改善指標打下基礎。
⑷ 增加高爐風量,減少富氧。高爐增加風量、減少氧量有利于高爐爐缸側壁維護,但是應當以高爐接受為基礎,不能盲目增加風量,減少氧量。
⑸ 保持鐵口適宜的深度,加強爐缸側壁局部冷卻強度以及堵風口適當降低冶煉強度、加鈦礦護爐等,都能對爐缸側壁溫度升高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都不能犧牲高爐爐況,高爐爐況變差后,爐缸熱震的巨大變化,給高爐爐缸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⑹ 高爐配吃二級焦后,爐缸溫度明顯升高增加。原燃料對高爐長壽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致命的,高爐必須保證一定質量的原燃料條件。
5 結語
⑴ 高爐工作者應高度重視高爐長壽工作,掌握側壁溫度變化趨勢,及時抑制高爐爐體溫度的異常變化。
⑵ 任何處理高爐爐缸安全的手段都不能犧牲高爐順行,高爐爐缸溫度異常升高,必須及時發現問題,并相應采取措施,才能避免更大損失。
⑶ 高爐長壽是個系統工程,應貫穿高爐一代爐齡,從設計建造到日常維護都應高度重視,而不是有了問題后的處理問題,一旦侵蝕加劇,后期控制十分困難。
⑷ 精料是高爐順行的保障,順行是高爐長壽的基礎,也是高爐鐵水質量穩定的基礎,高爐制定與原燃料匹配的操作參數及技術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