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峰 陳杰亮 郝江華 田富強
(金鼎重工有限公司 河北 邯鄲 056300)
摘 要:金鼎煉鐵廠配套的10 m2豎爐,在不改變原豎爐外殼和配套設施的基礎上,通過局部爐體調整,增大烘干床面積、擴大培燒面積、增加噴火口、擴大水梁通風面積等措施,對其進行擴容改造,改造后10 m2豎爐培燒面積達13.5 m2,產量提高到日產2200 t左右,節能降耗,可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豎爐;擴容;改造
1 前言
隨著公司產能提高,對球團礦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提高球團礦的產量, 2019年10月,利用豎爐大修,通過局部爐體調整,布料車抬高,鋼結構局部調整,爐型及耐火材料新設計,汽化系統調整,對其進行擴容改造,改造后公稱爐容由10m2改造為13.5m2豎爐;產量提高到日產2200 t左右,節能降耗,滿足了高爐球團礦的供應需求,可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2 生產概況
金鼎煉鐵廠配套的10 m2豎爐于2011年6月份投產,年產50萬t球團礦,其主要的配套設備見表1。
表1 主要的配套設備
名稱 |
風機型號 |
進口流量 /m3·min-1 |
進口壓力 /kPa |
出口壓 力/kPa |
電機型號 |
轉速 /r·min-1 |
冷風機 |
AI900-1.29 |
900 |
101.3 |
129 |
YKK501-2-630KW |
2 960 |
助燃風機 |
AI400-1.27 |
400 |
101.3 |
127 |
YKK450-2A-280KW |
2980 |
加壓機 |
AIM400-1.313/1.113 |
400 |
111.3 |
131.3 |
YAKK-4501-2-220KW |
2 970 |
豎爐經多年生產實踐,產量達62萬t/a,但由于生產時間較長,豎爐耐火襯磨損較大,竄風透火嚴重,鋼結構有燒紅現象,爐內氣流分布不均勻,爐內壓力高等原因,嚴重影響了球團礦的產量和質量[1~4]。金鼎煉鐵廠在2019年10月份大修時對豎爐進行擴容升級改造。
3 主要改造內容
目前豎爐混凝土框架設四層平臺,平臺相對標高為±0.00m、+7.00m、+13.18m、+18.75 m,豎爐導風墻采用汽化冷卻,汽包運行壓力:0.35~0.45MPa,汽包規格為 DN2500 L=4600 mm。導風墻水梁采用12根Φ168×18,長度7.3m的無逢鋼管焊接而成,無縫鋼管材質為20g,導風墻內煙氣流速3.47m/s。水梁端部有根據循環回路設置的聯接管。豎爐采用復合矩形斷面,在爐體兩側各設有一個圓柱形燃燒室和氣流分配室,對現有豎爐存在的問題和為了更大發揮產能優勢進行考慮,對現有10m2球團豎爐進行爐型改造,公稱爐容由10m2改造為13.5m2豎爐;豎爐有效焙燒面積≥13.5m2。導風墻及水梁設計使用壽命~2.5年。
圖-1豎爐擴容改造項目方案
3.1 改造豎爐鋼結構:拆除原爐墻、烘干床、大小水梁、齒輥冷卻壁。
原冷卻壁、齒輥不變。爐殼擴容,在原冷卻帶上端兩側擴302mm,補焊擴容的鋼板、槽鋼,原頂部鋼板拆除。
冷風口由原直徑377mm改為370mm方管,并延長原冷風主管。冷風口由原來的直徑377mm管改為主管370*370mm,面積1.78m2增大到2.19m2,面積增加到0.41m2。
混風室管道直徑1946mm改為直徑1760mm,減小管道直徑,增加風壓。
烘干床兩側墻板外擴200mm.增加烘干床面積。抬高布料車,提高煙罩。
3.2 改造豎爐導風墻及水梁:
大水梁增寬、增加通風面積,提高烘干床烘干效率,寬度由原來的780mm改為980mm,面積由原來的1.55m2增加到2.6m2,增加1.05m2。改造后,導風墻通風孔面積增加67%,可減小風壓,增加冷卻風流量,爐內的懸浮顆粒擾流現象也將大幅減少;冷卻風加大,烘干床下和爐身上部壓力也不會過大,爐況好,有利于焙燒風運行。
改造后 改造前
圖-2 烘干床改造
改造后大水梁汽化冷卻以3根管串聯為4個循環,再串聯管上并聯2根小水梁通汽泡大循環。改變以前為2管串聯后并聯通汽泡小循環,增強汽化冷卻效率。
改造后大水梁去掉原設計的筋板,改造為梁上活動托架。水梁兩端與爐墻連接,設置人孔和膨脹法蘭,水梁受熱膨脹能夠自由移動不影響導風墻位移和變型。
去掉原水梁堆焊層,增加水梁熱傳導率,使水梁在高溫環境中材質不受影響,延長水梁使用壽命。
圖-3豎爐水梁改造
3.5 配套改造豎爐汽化冷卻水系統:
汽化冷卻水系統將大水梁、小水梁、大汽泡有序地串聯起來,實現了大水梁、小水梁、汽泡間有序大循環,實現了汽化冷卻水強制循環冷卻,提高設備冷卻效率,延長水梁使用壽命。(圖-4)
氣化冷卻汽包容積由原來的3m3改為6m3,設計壓力0.65Mpa,水耗3-5m3/h,高度提高5m,增加汽化冷卻水系統壓力,提高強制循環冷卻效果。增加強制循環水泵,在開爐及水溫低時強制循環,避免因水溫、水壓低造成影響及水梁振動。(圖-3)。
圖-4豎爐汽化水冷卻改造
3.6改造冷風系統
鼓風機室目前布置1臺D900mm冷卻風機不能滿足改造要求,根據13.5m2豎爐要求,在現有土建基礎和供電系統的基礎上,對風機葉輪改造優化,使風機風壓和流量達到滿足設計指標的目的,冷風機葉輪進行改造.
表2 冷風機改造前后性能對比
名稱 |
風機型號 |
進口流量 /m3·min-1 |
進口壓力 /kPa |
出口壓 力/kPa |
電機型號 |
轉速 /r·min-1 |
冷風機改前 |
AI900-1.29 |
900 |
101.3 |
129 |
YKK501-2-630KW |
2 960 |
冷風機改后 |
AI1000-1.23 |
1000 |
101.3 |
123 |
YKK501-2-630KW |
2 960 |
冷風口由原來的直徑377mm管改為主管370*370mm,面積由1.78m2增大到2.19m2,面積增加到0.41m2。增大通風面積22%。
冷風機風葉改造,風量由900m3/min改為1000m3/min,壓力由28KPa降低為23KPa,提高了風量100m3/min,,降低了風壓。風壓和流量達到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3.7爐體砌筑改造
豎爐改造的部位主要有混氣室、噴火口、大水梁、冷風口、烘干床等。豎爐改造前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
圖5 豎爐改造前后內部結構示意圖
改造豎爐燃燒系統:爐墻、燃燒室按擴容后要求砌墻,爐墻及混氣室爐墻減薄,增加爐內容積,保持原來的特性,燃燒室原直徑2170mm變為2070mm,出口煙道由直徑1272mm變為900mm。減少容積,增加風壓。
噴火口由18對減少為16對;面積由1.68m2改造為2.56m2增加0.88m2,增加培燒通風面積50%左右。
燃燒室原直徑2170mm變為2070mm,出口煙道由直徑1272mm變為900mm。減少容積,增加風壓10%左右。燒嘴由渦流式改為直通式燒嘴保證燃燒室溫度。
混氣室改造后焙燒風經過混氣室,間距由原來的460mm改變為400mm起到阻流增壓效果。保證自噴火口噴出的焙燒風對爐內球團有足夠的穿透風壓,并可彌補因爐身上部擴容,因球團容積增大需增大的風壓動力相應增大。
混氣室砌墻厚減少114 mm,火道口隨著向兩側縮小60mm,焙燒帶寬度由2680mm增加到3781mm。改造后焙燒帶橫截面達到13.5m2。
3.8 烘干床改造
烘干床面積和烘干效率達不到提產后匹配,為提產增效,增大烘干床面積,提烘干效率,主要采取對其水梁與爐篦條進行改造。
⑴ 水梁安裝改造
圖6為水梁安裝改造前后示意圖。可見,改造后,爐口寬度向兩側各擴327 mm;最下方小水梁的安裝寬度由2450 mm增加到2705mm,增加255 mm;烘床高度由9mm提高100 mm;保持坡度為36°。
改造后,烘干床長度5784mm,寬度3746mm,加寬烘干床的面積21.66m2,通風面積10.68m2。
⑵ 爐篦條改造
小水梁安裝尺寸加寬,篦條隨著加長,保持原篦條寬度不變,篦條長度由501 mm增加到到553 mm、676mm,增大了烘床的有效通風面積。經計算,烘干床有效通風面積由原來的16 m2增加到21.66 m2,有效烘干面積增加5.66 m2。
改造后 改造前
圖6 水梁安裝改造前后示意圖
3.9 除塵風機改造
由于擴大烘干床面積,除塵風機后加裝脫硫與濕電除塵,風壓明顯不足,對除塵風葉進行改造。風量不變前提下提高風壓,原風機不變[5, 6]。
4 改造后的整體實施效果
表3 除塵風機改造前后性能對比
名稱 |
風機型號 |
進口流量 /m3·min-1 |
全壓 Pa |
電機型號 |
轉速 /r·min-1 |
除塵風機(改前) |
Y4-73-20D |
291542 |
2381 |
YKK5002-6-500KW |
960 |
除塵風機(改后) |
Y4-73-21D |
24000 |
5000 |
YKK5002-6-500KW |
960 |
10 m2豎爐擴容后,焙燒面積達13.5 m2,噴火口數量由原來的18對改成16對,噴火口面積增加50%;混氣室壓力增加10%;導風墻通風孔面積增加65%。烘干床面積達到21.66 m2,有效烘干面積增加5.66 m2。
改造前后豎爐產量對比結果見表4。可見,改造前2019年1-12月份平均月產量41901.28t,平均日產1984.7t;改造后,2020年1~12月份平均月產量64439.62t,平均日產量2169.43t;2021年第三季度平均月產量69491t,平均日產量2317.8t。
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通過局部爐體調整,布料車抬高,鋼結構局部調整,爐型及耐火材料新設計,汽化系統調整,對其進行擴容改造,改造后公稱爐容由10m2改造為13.5m2可在原材料、原操作、原設備基本不變的基礎上提高產量,節能降耗,達到了豎爐擴容增產的目的。
表4 改造前后產量對比
時間 |
產量/t·月-1 |
時間/min·月-1 |
平均日產/t·d-1 |
利用系數/t·m-2·h-1 |
2019年 |
41901.28 |
30401 |
1984.7 |
8.26 |
2020年 |
64439.62 |
42773 |
2169.4 |
9.04 |
2021年第三節度 |
69491.76 |
43173 |
2317.8 |
9.65 |
參考文獻
[1] 李蒙,任偉,陳三鳳. 國內外球團礦生產現狀和展望(續)[J]. 中國冶金, 2004(12): 6-10.
[2] 陳寶,賈永強,關明文. 宣鋼8m2豎爐技術改造及生產實踐[J]. 河北冶金, 2000(4): 37-38.
[3] 李生軍,白建華,于占海,等. 宣鋼球團3#豎爐技術改造及達產實踐[C]//河北冶金學會煉鐵技術暨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
[4] 楊建中. 邢鋼豎爐的技術進步[J]. 河北冶金, 2005(3): 20-22.
[5] 黃海軍,張奇,宣遠山. 高爐除塵風機葉輪的改造[J].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 2015(2): 20-21.
[6] 張和平. 選燒廠球團豎爐電除塵風機葉輪改造研究[J]. 酒鋼科技, 2016(4):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