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國神華發布公告稱,7月份公司煤炭銷售量1540萬噸,同比下降53.5%;與6月份的4780萬噸相比,跌幅也達到67.78%。
單月煤炭銷量降幅超過50%在煤炭企業里是不常見的,這也讓市場震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神華7月銷售驟降部分原因在于現在的結算方式為月底環渤海港掛牌最低價,由于7月銷售量還沒有開票,這就導致待結算量因神華下水煤銷售結算新政策而無法結清,因此7月經營數據中銷售量和下水煤量都比較難看;另外,7月動力煤需求本來也不好,銷售量出現部分降低也是市場原因所致。
“中國神華7月銷量及下水煤量大幅減少主要還是第一個原因,沒有開票的就得等到開票之后才能結算。”上述人士介紹。
從去年至今,為了應對疲軟的煤炭市場,神華集團已經多次變更煤炭結算方式。2013年7月,神華集團將其煤炭結算方式作出調整,由此前按周結算改成按月結,按照每月16日至次月15日公布本月最低價格結算。這被市場認為是變相降價,同時有助于公司搶占市場份額。
在實施三個月之后,當年10月,神華集團就被曝已經取消“月度最低結算價格”,仍按照每周自己定的價格走,這被視為由于銷售狀況好轉,神華集團再度變相提價的一種方式。
今年6月底至7月初,神華集團連續降價促銷,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跌破500元/噸大關,由7月初的510元/噸,跌至最低點的475元/噸。在這期間,神華集團也將結算方式改變為按照7月北方港口掛牌最低價結算。
長江證券通過數據研究也認為中國神華7月煤炭銷量及下水煤銷量同比大幅下滑可能是結算政策變化導致的。該機構報告顯示,一方面,中國神華產銷量之差為11.5百萬噸,庫存突然增加如此幅度的可能性極小,因為短時間難以大幅增加堆放場地;另一方面,公司7月自有鐵路運輸周轉量同比增長6.7%,環比也僅下滑15.05%,基本正常,煤炭到港量也應在合理區間。
再從國內另一大煤炭巨頭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煤炭銷售市場的形勢也并沒有那么嚴峻。7月份,中煤能源煤炭銷售量為1223萬噸,同比下跌5.3%;前七個月累計煤炭銷售量8735萬噸,同比也僅下跌0.8%。
因此,多位煤炭行業人士認為,中國神華8月份的煤炭銷量將出現明顯回升。分析師表示,從8月開始可能會實行限產,煤炭供給量受到影響,后期大秦線要檢修,下游電廠提前備貨心態顯現,而且大型煤企現在加大合同執行力度,也將加大銷售量。
在煤炭銷售數據下降的同時,中國神華煤炭產量依然保持增長。7月,公司商品煤產量為2690萬噸,同比增長3.5%。“現在煤炭企業的產量依然在增長,有利潤的情況下,大型煤企不太可能大幅減產,也許只能通過大量關閉小煤礦來實現了。”上述煤炭企業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