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跌至323.99點,為該指數自2011年10月發布以來的最低點;9月1日,普氏62%鐵礦石指數為87美元/噸,再創年內新低;9月2日鐵礦石主力1501合約盤中最低價為618元/噸,創鐵礦石合約上市以來的最低價。
各項與鐵礦石價格相關的數據紛紛創出新低,而世界四大礦山凈利潤不減反增。力拓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56%至44億美元;必和必拓公司2013/14財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3%至134億美元;FMG集團2013/14財年凈利潤同比增57%至27.4億美元,達創紀錄水平;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2季度凈利潤同比也增逾2倍。
一般而言,商品價格不斷走低,生產企業利潤也將縮水,而礦業巨頭凈利不減反增,銷量大幅增加功不可沒。2014年上半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四大國際礦商合計鐵礦石產量4.69億噸,同比增長12.9%;同期中國進口鐵礦石4.57億噸,同比增長19.1%。
具體來看,上半年,力拓鐵礦石產量為1.395億噸(按股份計1.099億噸),同比增長9.78%,發貨量為1.424億噸,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FMG公司上半年產量0.73億噸,發貨量0.70億噸,同比增長55%;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1.06億噸,同比增長20.51%;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1.51億噸,同比增長6.93%。
礦業巨頭依托生產成本的巨大優勢,不斷降價搶奪市場,中鋼協副秘書長、中國冶金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曾表示,中國鐵礦石供應安全戰略布局正在面臨被中盤“絞殺”的危險。實際上,降價不僅對中國礦山企業造成沖擊,國外中小礦山的生存空間也在不斷被擠壓。
根據瑞銀集團近日發布的報告,一些中型的澳大利亞礦商已經在經營收支平衡方面出現困難。克里夫斯自然資源公司、格蘭奇資源公司支平衡的鐵礦石價格分別為87美元/噸和98美元/噸,阿特拉斯鐵礦公司和Arrium集團兩家公司的鐵礦石現金成本為80美元/噸。雖然這些礦山在成本上較多數中國中小礦山占優,但在礦業巨頭面前明顯處于劣勢,以FMG位列,2013/14財年噸礦現金成本下降23%至34美元,2014/15財年噸礦現金成本目標為31-32美元。
根據目前大型礦商的動向來看,集中力量爭奪鐵礦石市場利潤仍是其經營議程中的重點。雖然鐵礦石價格一再回落,但鐵礦石巨頭增產熱情不減。必和必拓近日決定擬投資32.5億美元擴建西澳皮爾巴拉礦山,將鐵礦石年產能從目前的2.7億噸提至2.9億噸;FMG2014/15財年鐵礦石發貨量提升到1.55-1.6億噸;淡水河谷卡拉加斯鐵礦擴建項目已獲得巴西環保局(Ibama)頒發的初步環境許可證,可開始準備擴建卡拉加斯N4WS、N5S、MorroI和MorroII礦區。
申銀萬國分析師表示,四大礦山產量持續放大,三季度或達到年內供給峰值,粗鋼增速下降,鋼廠維持低庫存,導致供應增速大于需求增速,鐵礦石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結構中,市場或將持續弱勢。短期來看,鐵礦石價格雖然以處于低位,但仍未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