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華天環保能源分公司總經理楊春根一席談
中國鋼鐵企業網中冶華天訊(記者 傅建設 通訊員 李靜)大氣治理行業是一個技術更新淘汰速度快、行業入門門檻低、業內競爭激烈的行業。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家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原本競爭激烈的行業內又掀起新一輪更加激烈的競爭熱潮。“想在這個行業內分得一杯羹,就必須有領先于同行的技術,才能夠可持續長遠的發展。”近日,環保能源分公司總經理楊春根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從2000年以來,原中冶華天環保所(現“環保能源分公司”)通風專業就組織技術力量,將先進的技術轉化、集成創新,相繼開發出高爐高效屋頂收塵技術、電爐煙氣余熱回收技術、轉爐一次干法除塵技術、轉爐濕法高效“雙塔”除塵技術、燒結機煙氣干濕法脫硫技術、燒結機尾及整粒電改袋除塵技術、濕法脫硫濕式電除霧技術等多項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新技術。“通風專業十多年來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并且走在集團兄弟單位同專業和同行們的前列,就是最有說服力的驗證。”楊春根這樣強調。
2007年,通風專業技術人員開始著手高爐高效屋頂收塵技術的研究,于2008年成功申報發明專利,并在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高爐屋頂除塵系統總包工程中得到實際應用。電爐煙氣凈化及余熱回收系統在2008年開始技術轉化工作,并在2009至2012年間先后在3個工程中得到實際應用。轉爐干法及濕法雙塔式一次除塵技術的研究開始于2009年,經過5年的市場開拓,轉爐干法一次除塵技術有6個實際應用的工程,轉爐濕法雙塔式一次除塵技術已有11個實際應用的工程,另有3個工程正在洽談中。
針對燒結機煙氣脫硫技術的研發起步于2006年。通風專業組建脫硫小組著手原始資料的收集、轉化工作,經過近2年的技術轉化,2008年依托安徽工業大學的科技資源,脫硫技術研究進入濕法脫硫的實驗室階段。2009年,中冶華天第一個循環硫化床干法脫硫項目建成并調試運行成功。至今,環保能源分公司共承接了循環硫化床干法脫硫項目2套設計合同、5套總承包合同,2套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總承包項目,為爭取更多的燒結脫硫新上和改造項目打出了品牌影響力。
濕法脫硫濕式電除霧技術可以解決濕法脫硫技術造成的石膏雨、酸雨等二次污染的現象,同時對脫除PM2.5顆粒和塵霧有非常大的效果,可減少我國的霧霾天氣的產生,這項技術會成為脫硫行業新的發展方向,在我國電力和鋼鐵行業均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了解到這個現狀后,環保能源分公司果斷地走在同行前列,開始對濕式電除霧技術進行研究,積極與業主溝通交流,在2014年爭取到三套濕式電除霧器改造項目,有了將此項新技術應用到鋼鐵行業實際工程中的機會。效率創造價值,環保能源分公司先于同行將該項新技術應用到鋼鐵行業中,市場前景看好。
楊春根介紹,對技術創新有兩種理解,一是對新理論、新技術的原始研發;二是對國內外的新技術進行技術轉化并集成創新的“拿來主義”。作為一個設計單位而言,并不具備科研單位的先進的實驗室和研發團隊,“拿來主義”的技術創新可能更適合。技術創新的難點不在于是否是原始的研發,而在于是否能先于別人、大膽嘗試。當有了成熟的、經過實際工程檢驗的新技術后,必定會帶來新的訂單。
楊春根表示,中冶華天要在大氣治理行業內站穩腳跟,只有不斷的技術創新、勇于嘗試,爭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能走向技術高端,占領行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