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遠道而至的巴拿馬籍30萬噸級超大型散裝貨輪“博格維克”號,由于實施了寶鋼自主研發的智能化系纜新技術,不畏狂風暴雨,穩穩停泊在了開敞式深水港馬跡山卸船泊位。據了解,這項新技術應用至今,已成功為150多艘大型散裝貨輪穩固停泊。
馬跡山港具有深水良港的優越條件,但受特殊地理位置影響,海域潮流常常呈現流量集中、流速增大等影響,給巨輪正常停泊與裝卸作業,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為確保能在復雜的水文氣象條件下,將巨輪安全地順利停泊,以往,寶鋼股份運輸部馬跡山港區,實施一套靠泊系統的“一船一議”制度。即在巨輪實際靠泊前,根據其噸位、長度等具體參數,通過手工繪制等方式,商議形成最佳方案并指導實際系纜操作。此舉雖然有效,但費時較長,影響了工作節奏。
著眼于為用戶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巨輪安全靠泊穩定系數,馬跡山港建立了由首席操作師(泊穩)忻永恩領銜的專項研修團隊,探索實踐,全力攻關。期間,團隊成員經對船舶、碼頭、系纜規則以及地理等資料的系統梳理,綜合運用物理學與水文學等原理,自主創新設置了計算機軟件處理的專門模型。由此,根據待靠船舶特有參數的輸入操作,即刻生成船首、船尾以及船身中部區域的自動化系纜導圖。
今年初,該自動化系纜導圖在馬跡山港裝卸作業現場正式應用。該新技術主要依據碼頭系泊設施的配置,結合靠泊當天的水文、天氣以及潮流方向等自然環境因素,將傳統操作經驗與自動化技術有效融合,取得了操作簡單、效果明顯等作用,在有利于船舶泊穩安全的同時,提升了勞動效率。目前,這套智能化技術模型,已成功申請了企業技術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