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鋼鐵集團邯鋼邯寶煉鋼廠轉爐平臺上,一塊產線對標指標"公示牌"格外醒目。
公示牌顯示:該廠與先進鋼鐵企業對標,汽車鋼內控合格率、轉爐終點命中率等指標,雖然較年初提高了8%和3%,但與標桿企業仍存差距。
找到了差距,如何追趕?
努力尋找提高汽車板內控合格率突破口
"拿我們當前重點培育的品種汽車板來說,寶鋼的汽車板內控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而我們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才剛剛達到98%。細致排查產生差距的原因,我們發現主要是產品生產過程控制能力有待加強。"該廠主抓產品質量工作的四級專家李太全如是說。
根據生產實際,李太全安排全廠17名技術人員深入一線。他們結合自身專業特長,自由組建課題攻關組,圍繞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方面開展課題攻關,提高過程控制水平。過程控制水平的高低還與每名技術人員的月度績效結果、所承擔的質量提升任務直接掛鉤。
通過精確統計分析生產數據,該廠發現,原來一直造成汽車鋼內控合格率低的"罪魁禍首"是磷成分和酸溶鋁控制水平低。為解決該難題,李太全組織技術人員成立課題攻關組,通過協調外圍條件降低原料中的磷含量;組織作業長和一線職工參加專題會,最終形成了一套"高磷鐵水單渣法冶煉極低磷鋼"的方案,實現了針對不同含磷量鐵水采取對應冶煉渣量和根據不同冶煉條件控制過程溫度等,有效提高了轉爐脫磷水平,使磷成分內控合格率達100%。
針對酸溶鋁成分控制,該廠技術人員根據各鋼種特點,制定了過程檢查表、參照表,強化細節管控,定期梳理各鋼種"精煉--連鑄"過程鋁損具體值,并將其整理后編成指導書,下發至操作崗位,指導操作工生產。同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跟班指導,大力加強操作標準化管理,努力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成分控制異常。
隨著產線對標工作的深入推進,該廠汽車鋼產品質量控制和生產控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提升,產品內控合格率較年初提高了8%。伴隨著汽車板內控合格率持續提升,該廠汽車鋼產量也逐漸提高,由產線對標初期的月均2.5萬噸,提高到9月份的5.24萬噸。
全力把控提高轉爐終點命中率
通過產線對標得知,武鋼的轉爐終點命中率達到99%,而該廠只有96%。
為此,作為轉爐車間主要技術負責人的唐文明,利用一個多月時間認真分析前期所有生產技術數據,最終制定出一整套改進措施。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職工必須采用"一鍵式"自動化煉鋼技術生產。
但當前的自動化煉鋼模型已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要,急需對控制程序進行優化攻關。該廠通過重新構建控制模型并編寫程序、反復論證計算新模型控制效果,終于開發出適合該廠"少渣冶煉"等生產工藝特點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同時,該廠還為控制系統添加了煉鋼終點的"自學習功能",使整個控制系統可通過每次冶煉生產實際數據不斷提高模型計算準確性,提高了轉爐終點命中率。
攻克了制約產品質量的第一道瓶頸,該廠又系統攻關精煉、連鑄工序當前存在的問題。通過攻關,徹底解決了鋼包低吹不能正常使用、鋼水靜吹時間不足、連鑄保護渣質量波動等問題,鑄坯非計劃品率連續3個月保持在0.38%以下,鑄坯綜合合格率達99.9%
"產品質量的提升,是一個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體現。它不是最終體現在某個環節,而是涉及到整個生產流程。抓產品質量要從生產源頭開始,最終才能實現全面提升產品質量控制水平的目標。"該廠生產技術室主任陳軍利介紹說。
"下班了,大家還惦記著質量的事!"
產線對標,不僅讓該廠實現了產品質量的持續提升,還激發了全體干部職工的干勁。圍繞生產"一盤棋"思路,該廠干部職工奮發有為,很多職工下班了還惦記著提升產品質量的事。
按照"避峰就谷"要求,該廠一般都在夜班組織生產汽車鋼、管線鋼等工序復雜的產品,這也增加了夜班跟班技術員的工作難度。即便如此,為了保證生產均衡穩定,他們也都養成了澆次不生產完不交班下班的習慣。
9月28日9時,夜班跟班技術員李生福一直等到整澆次生產完畢,詳細記錄完數據并同其他工序技術員一起開完分析會才下班離廠;連鑄車間夜班澆鋼作業長溫海也是等到澆次全部生產完,把整個生產情況整理成匯報材料交給技術組后才下班。
其實不只是這兩名職工如此,在該廠任何一道工序,管理、技術、操作人員交班后仍然堅守崗位,確保產品質量均衡穩定的現象隨處可見。
當裝備水平達到一定程度,職工的責任心和操作技能,是改善技術經濟指標的重要因素。"我們把提高職工的操作技能和責任擔當意識,作為產線對標的一項重點內容,這也是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快速提升的重要支撐。"該廠辦公室主任吳忠有介紹。
為提升職工操作技能、增強其責任意識,該廠大力推進效益否決管理機制。每月拿出全廠獎金的20%作為"效益獎",以生產班組為單位,將每個班組和各車間全月的工作計算成"生產效益",然后評判出各單位和個人在廠創效工作中的"貢獻值"和"創效得失",最終計算出并下發每個班組的"效益獎"。
就拿生產汽車鋼來說,該廠以整個工序的生產大班為單位,每生產一爐合格的汽車鋼就獎勵該班組300元"效益獎",如果整澆次全部合格,再額外獎勵1000元。
而在職工鄭子強的心中,還有比得到"效益獎"更令他興奮的事,那就是他先后被公司和該廠評為月度"崗位明星",他工作的地方懸掛起了"崗位明星"宣傳牌。
該廠還積極推行"戴著手套去現場""關鍵人才到一線""技術主管績效與生產指標掛鉤"等多項管理辦法,激發職工不斷提升指標、持續創造效益的積極性。9月份,該廠累計生產汽車鋼5萬余噸。
"別人能做好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好。產線對標,是一個我們前進中的一個'支點',借助這個'支點'努力'撬動'全盤工作,激勵我們闊步前行。"該廠副廠長李任春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