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東省冶金總公司公布的《山東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到2017年,壓減產能、聯合重組、調整布局、優化結構、節能減排、優化創新,將成為山東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目標。
據了解,經濟效益低、能源消耗高、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困擾著山東鋼鐵產業的發展。全省23家重點鋼鐵企業2013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57億元,虧損企業5家,虧損面為21.7%,虧損企業虧損額19億元,較上年減虧17億元。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噸鋼銷售收入低44元,噸鋼利稅低59.98元,噸鋼利潤低19.1元。而企業環保成本逐漸加大,2013年噸鋼達到175元。2013年全省需要鐵礦石1.1億噸,省內鐵礦石自給率10%左右,90%依靠進口,全省鋼鐵企業年增加運輸費用65億元左右。
對于山東鋼鐵產業而言,企業由粗放型向生態型轉變,產業布局向沿海轉移,技術裝備向大型化高效化發展,發展高端產品,加快自主創新,由傳統生產型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變,是惟一的出路。
山東規劃到2017年末,沿海鋼鐵產能占比達到35%左右,建成鋼鐵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碳排放考核示范基地。到2020年末,進一步壓減鋼鐵產能,循環經濟得到全面推廣,沿海鋼鐵產能占比達到40%左右。培育山鋼集團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綜合競爭力進入國際鋼鐵企業前10強;培育5家專業化生產的區域鋼鐵集團。到2020年,6家主要鋼鐵企業集團實現集約化經營,競爭能力明顯提高。
到2017年,噸鋼綜合能耗降至580千克標準煤以下,噸鋼耗新水低于3.0噸,噸鋼煙粉塵排放量降至1.1千克以下,噸鋼SO2排放量降至1.6千克以下。
根據轉型升級方案,將支持山鋼集團按照國際一流水平建設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形成年產生鐵810萬噸、粗鋼850萬噸的生產規模,供應汽車、家電、機械制造和石油化工等行業。
支持引導濱州、濰坊、淄博、臨沂和萊蕪地區的鋼鐵企業實施區域性聯合,形成實質性集團公司,實現集約化經營。
對鋼鐵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實施以員工持股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國有企業中非國有股權的比例。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快形成現代企業制度。
建立山東省冶金原燃料聯合采購公共平臺,統一采購,增強話語權,降低采購和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