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凌鋼股份董秘辦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凌鋼股份的總負債額為105億元,其中,銀行借款和債券約58億元。“企業能縮小負債規模最好,但行業就是這樣,資金投入大,國有資產投入跟不上,靠自身又有限,只能大部分來自銀行貸款或者發些債券。”他說。
除了龐大的債務規模,凌鋼股份孱弱的盈利能力,更讓外界吃驚。
資料顯示,凌鋼股份是凌源鋼鐵集團的主體,后者是由朝陽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控股的國有獨資企業,現有資產總額270億元,年產鋼能力600萬噸,產品囊括了熱軋中寬帶鋼、螺紋鋼、圓鋼、線材、焊管等。
盡管有“國企身份”護體,但凌鋼股份想從市場上賺到錢,并不容易。
11月27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該公司2010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96億元,但2011年下滑到了1.56億元,同比減少73.85%。2012年業績繼續縮水,僅有4358.40萬元,直到2013年才提升至7640.47萬元。
財報顯示,凌鋼股份去年業績的提升,更多源于政府大額補貼的“輸入”。該公司去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到驚人的4.43億元,這些補助來源多種多樣,既有朝陽市財政局下撥的技術開發補助資金和貸款貼息資金,也有凌源市財政下撥的扶持補貼資金,同時還有北票市財政局下撥的促進企業發展補助資金。
而如果從2010年開始算起,凌鋼股份先后拿到的政府補助竟然超過10個億,其中,僅在2012年,該公司就從政府手里拿到5.08億元的大額補助。
但是,政府的10個億投進去以后,凌鋼股份并未因為獲得“輸血”從此強壯起來,反而患上了嚴重的補貼依賴癥。一旦政府減少補助或者不再補助,凌鋼股份的盈利狀況馬上變得脆弱不堪。
以今年前三季度為例,凌鋼股份的營業收入依然穩定在100億元以上,與去年同期水平差距不大,但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看,該公司當期虧損2.59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挫612%。
至于明年的業績是否能有所改善,該公司董秘辦人士向本報記者稱,“現在還不好說,因為市場的變化不好分析”。他還表示,之前業績提升也是因為當地政府的補助力度較大,但“補助并非年年都有,政府也不寬松”。
他還告訴本報記者,政府如果有條件還是支持企業發展的,但“有多大能力,不好說”。
實際上,當地政府終有頂不住的時候,在持續輸血仍無實質好轉的情況下,也開始有了其他盤算。
一位與凌鋼股份有過接觸的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目前,凌鋼股份的負擔的確很重,之前主要是由當地政府兜底,現在是“歡迎外來企業來購買它的鐵礦資產,希望借助外來的力量改變企業眼下的困境”。
據了解,目前,凌鋼股份持有凌鋼股份北票保國鐵礦有限公司100%股權。2013 年,這家鐵礦公司完成鐵精礦108.06 萬噸,同比上升19.92%,實現凈利潤 1.39億元,同比增長225.3%,為上市公司旗下少有的優質資產。
不過,當行業持續惡化,自己的孩子又不爭氣,政府會是什么態度呢?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就曾公開表示,鋼鐵行業面臨的外界環境已經今非昔比,對地方政府來說,鋼鐵企業仍對稅收和就業貢獻較大,但相較幾年前可以“大干快上”的局面,眼下鋼鐵企業面臨“媽媽不親、舅舅不疼”的境地。
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也認為,在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各地都在加大第三產業比重,減少第二產業比重,尤其是鋼鐵這樣高耗能、低效益的企業,“在房地產低迷的情況下,出讓國有股有利于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
外界分析,對外來企業來說,凌鋼股份這一上市平臺,以及遼寧凌源地區的鐵礦石資源,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其中,凌鋼股份所處的遼寧省朝陽地區鐵礦石資源豐富,目前的鐵精礦產量已達到1000萬噸以上,2008 年,凌鋼股份收購保國鐵礦后,該公司的鐵精礦自給率達到 20%以上,成為 A 股上市公司 中少有的具有鐵礦石資源的鋼鐵上市公司。
早在2012年5月3日,朝陽市國資委就與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簽署《關于重組凌源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朝陽龍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框架協議》,港中旅將以現金方式出資5億美元等值人民幣,其中不少于10%用于對標的企業(指凌鋼集團和凌鋼集團控制的朝陽龍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增資,其余用于受讓朝陽市國資委持有的標的企業股權。
但一年之后,凌鋼股份卻發布公告稱,經雙方多次洽談、商討,但重組進展遲緩,最終決定終止執行《框架協議》。“國資委認為,凌鋼股份為朝陽市核心企業,為有利于公司持續快速發展,經與港中旅協商,決定終止執行《框架協議》。”該公司稱。
消息人士稱,現在想要拿到凌鋼股份的資產,也是有條件的,其一是作為國有企業,凌鋼股份的人員不能裁,再就是需要承接凌鋼股份的現有債務。
前述董秘辦人士則表示,目前對此事還不清楚,但即使找接盤方也不是一天兩天,而且跟找對象一樣,要相互看對、談妥才行。“原材料價格還在跌,國產礦也會受影響,現在產量沒問題,就是價格不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