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政策暖風頻吹,但“豐滿”的預期終不敵“骨感”的現實。
2015年以來,黑色系品種仍深陷寒冬之中無法自拔。以最能反映實體經濟晴雨的鋼鐵行業為例,上半年螺紋鋼期貨“熊”冠整個商品市場,除了在3月中旬和4月下旬出現過短暫的反彈,總體仍延續單邊下行的格局,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的年內跌幅已達到22.71%。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的年內跌幅也達到21.35%,而鐵礦石價格的跌幅顯然更深,其主力合約價格的年內跌幅已經高達28%。
盡管黑色系品種近期有所企穩,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近期公布的宏觀數據無亮點難形成支撐,目前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不減,且黑色系供需基本面并沒有出現實質性好轉,需求下滑、產能過剩且缺乏彈性依然困擾相關品種,預計黑色系短暫企穩之后繼續下探的可能性較大。
黑色產業鏈負重前行
作為最能反映實體經濟晴雨的鋼鐵行業,依然在艱難地負重前行。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6月份,我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6895萬噸、5904萬噸和9843萬噸,同比分別下降0.8%、下降2.1%和增長1.3%。1-6月份累計,全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40997萬噸、35694萬噸和5588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3%、下降2.3%和增長2%。
6月份生鐵和粗鋼產量同比繼續下滑,主要因中國經濟增長及房地產行業放緩對需求形成沖擊。需求的低迷進一步凸顯了供給的過剩,價格的下滑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從期貨市場的表現來看,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從1月初的最高點2647元/噸跌到日前下破1900元/噸,累計跌幅已接近30%。
其上游的鐵礦石和煤炭價格同樣跌幅較深,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1月初的最高點521元/噸跌至日前的333元/噸,累計跌幅已經超過36%;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則從1月初的最高點487元/噸跌至日前的352.6元/噸,累計跌幅已達27.6%。
鞍鋼股份日前發布業績預警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5億元,同比降幅高達73.1%,主要原因即年初以來,鋼材市場急劇惡化,價格持續深幅下滑,市場寬松度指標收窄,效益空間被大幅壓縮。
受鋼價持續下跌的影響,今年前5個月,中鋼協統計的101家會員鋼企實現總營收1.3萬億元,同比下降16.9%,盈虧相抵后總利潤僅為5.28億元;但這些大中鋼企的主營業務虧損164.81億元,增虧103.61億元。
量價齊跌同樣導致煤炭業效益大幅滑落。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258.4億元,同比下降13.6%;利潤168.5億元,同比下降66.8%。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直接統計的90家大型煤炭企業前5個月虧損4.85億元。
后市料繼續下探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資本市場情緒的穩定,7月9日以來,黑色系品種同樣有所企穩。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情緒推動下的這輪超跌反彈難以持續,從基本面來看,黑色系品種將繼續開啟探底之旅。
在安信期貨高級鋼材分析師何建輝看來,近期黑色系期貨品種企穩主要受兩方面因素支撐;一是金融市場恐慌情緒逐步緩解,股市以及大宗商品短期均呈現止跌企穩的走勢;二是短線連續急跌之后必然會導致多空分歧加大,場內空頭獲利平倉、場外多頭資金介入等均對短期價格走勢形成一定支撐。
“超跌后產生的技術性反彈,而不是基本面明顯好轉推動價格上漲,意味著這輪反彈的力度不足,無法成為反轉。”國信期貨黑色金屬分析師施雨辰表示。
施雨辰告訴記者,7月中旬,國內95%以上的鋼廠均陷入虧損,大量鋼廠每生產一噸螺紋鋼虧損150-200元。由此,鋼廠被迫加大減產力度。據上海鋼聯的最新調查,國內151家生產企業共351條螺紋鋼生產線,正常月產能為2303.5萬噸,7月份因檢修或減產影響的產量為572.6萬噸,占比為26%。
從宏觀層面來看,何建輝認為,隨著經濟結構逐步轉型,投資所占的比重不斷降低,未來鋼材需求仍是確定性下滑趨勢,黑色系去產能壓力巨大。由于行政手段收效甚微,價格下跌仍是淘汰過剩產能最有效的手段,預計黑色系短暫企穩之后繼續下探的可能性較大,直至供需達到均衡狀態,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施雨辰同時表示,目前土地市場和企業投資熱情尚未有足夠回暖,無法為近期的鋼鐵消費帶來利好,但隨著銷售的持續好轉,到今年的“金九銀十”樓市旺季,房地產企業投資力度和采購土地的意愿有望增強,從而帶動鋼材消費量。“短期來看,鋼價已跌至極低水平,現貨價格逐漸企穩,但進入需求淡季,鐵礦石煤焦等原料價格也全線松動,后期鋼材價格難以大幅反彈,螺紋期貨短期將以弱勢震蕩為主。”
2015年以來,黑色系品種仍深陷寒冬之中無法自拔。以最能反映實體經濟晴雨的鋼鐵行業為例,上半年螺紋鋼期貨“熊”冠整個商品市場,除了在3月中旬和4月下旬出現過短暫的反彈,總體仍延續單邊下行的格局,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的年內跌幅已達到22.71%。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的年內跌幅也達到21.35%,而鐵礦石價格的跌幅顯然更深,其主力合約價格的年內跌幅已經高達28%。
盡管黑色系品種近期有所企穩,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近期公布的宏觀數據無亮點難形成支撐,目前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不減,且黑色系供需基本面并沒有出現實質性好轉,需求下滑、產能過剩且缺乏彈性依然困擾相關品種,預計黑色系短暫企穩之后繼續下探的可能性較大。
黑色產業鏈負重前行
作為最能反映實體經濟晴雨的鋼鐵行業,依然在艱難地負重前行。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6月份,我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6895萬噸、5904萬噸和9843萬噸,同比分別下降0.8%、下降2.1%和增長1.3%。1-6月份累計,全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40997萬噸、35694萬噸和5588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3%、下降2.3%和增長2%。
6月份生鐵和粗鋼產量同比繼續下滑,主要因中國經濟增長及房地產行業放緩對需求形成沖擊。需求的低迷進一步凸顯了供給的過剩,價格的下滑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從期貨市場的表現來看,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從1月初的最高點2647元/噸跌到日前下破1900元/噸,累計跌幅已接近30%。
其上游的鐵礦石和煤炭價格同樣跌幅較深,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1月初的最高點521元/噸跌至日前的333元/噸,累計跌幅已經超過36%;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則從1月初的最高點487元/噸跌至日前的352.6元/噸,累計跌幅已達27.6%。
鞍鋼股份日前發布業績預警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5億元,同比降幅高達73.1%,主要原因即年初以來,鋼材市場急劇惡化,價格持續深幅下滑,市場寬松度指標收窄,效益空間被大幅壓縮。
受鋼價持續下跌的影響,今年前5個月,中鋼協統計的101家會員鋼企實現總營收1.3萬億元,同比下降16.9%,盈虧相抵后總利潤僅為5.28億元;但這些大中鋼企的主營業務虧損164.81億元,增虧103.61億元。
量價齊跌同樣導致煤炭業效益大幅滑落。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258.4億元,同比下降13.6%;利潤168.5億元,同比下降66.8%。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直接統計的90家大型煤炭企業前5個月虧損4.85億元。
后市料繼續下探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資本市場情緒的穩定,7月9日以來,黑色系品種同樣有所企穩。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情緒推動下的這輪超跌反彈難以持續,從基本面來看,黑色系品種將繼續開啟探底之旅。
在安信期貨高級鋼材分析師何建輝看來,近期黑色系期貨品種企穩主要受兩方面因素支撐;一是金融市場恐慌情緒逐步緩解,股市以及大宗商品短期均呈現止跌企穩的走勢;二是短線連續急跌之后必然會導致多空分歧加大,場內空頭獲利平倉、場外多頭資金介入等均對短期價格走勢形成一定支撐。
“超跌后產生的技術性反彈,而不是基本面明顯好轉推動價格上漲,意味著這輪反彈的力度不足,無法成為反轉。”國信期貨黑色金屬分析師施雨辰表示。
施雨辰告訴記者,7月中旬,國內95%以上的鋼廠均陷入虧損,大量鋼廠每生產一噸螺紋鋼虧損150-200元。由此,鋼廠被迫加大減產力度。據上海鋼聯的最新調查,國內151家生產企業共351條螺紋鋼生產線,正常月產能為2303.5萬噸,7月份因檢修或減產影響的產量為572.6萬噸,占比為26%。
從宏觀層面來看,何建輝認為,隨著經濟結構逐步轉型,投資所占的比重不斷降低,未來鋼材需求仍是確定性下滑趨勢,黑色系去產能壓力巨大。由于行政手段收效甚微,價格下跌仍是淘汰過剩產能最有效的手段,預計黑色系短暫企穩之后繼續下探的可能性較大,直至供需達到均衡狀態,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施雨辰同時表示,目前土地市場和企業投資熱情尚未有足夠回暖,無法為近期的鋼鐵消費帶來利好,但隨著銷售的持續好轉,到今年的“金九銀十”樓市旺季,房地產企業投資力度和采購土地的意愿有望增強,從而帶動鋼材消費量。“短期來看,鋼價已跌至極低水平,現貨價格逐漸企穩,但進入需求淡季,鐵礦石煤焦等原料價格也全線松動,后期鋼材價格難以大幅反彈,螺紋期貨短期將以弱勢震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