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重點分析了當前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鋼材價格持續下行給企業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壓力和困難;二是一些廠家不計生產成本的殺價出售造成了局部市場混亂;三是一些企業在虧損嚴重、高負債的狀態下互相拖欠貨款,讓流動資金緊張問題牽連到越來越多的企業。
張丹力指出,陜西鋼鐵工業既有富煤、近電、有礦等資源優勢,也有市場區位優勢,必須加快改革發展,實施軟實力提升工程和競爭力追趕工程,全力以赴應對殘酷的市場考驗,謀求健康長遠發展。
會議提出了陜西鋼鐵工業轉型升級的標志:全部淘汰落后產能,具備現代化鋼鐵企業的裝備水平;產品品種質量優化升級,做精做優建筑鋼材的品種、規格,高附加值產品占到30%~40%以上;實現鋼鐵企業由生產型向服務型的轉變;圍繞鋼鐵產業鏈的多元產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達到主營業務收入的30%以上,經濟效益達到先進水平;鋼鐵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省內鐵礦等資源實現整合和優化配置,為企業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源保障;環保達標,形成新一代鋼鐵循環經濟產業鏈;為員工創造出環境優美、民主和諧、文明快樂、殷實富足的現代化新生活。
今年上半年,陜西省主要冶金產品粗鋼、生鐵、鋼材、焦炭均出現大幅度減產。其中,略鋼公司鐵、鋼、材減產幅度為16.78%~18.62%。陜西省主要冶金企業累計銷售產值為152.02億元,同比減少30.23%。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陜西省鋼鐵裝備制造業以科技創新、貼近企業服務為突破口,取得了靚眼業績。其中,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緊盯鋼鐵行業技術改造熱點,針對冶金行業環保裝備和冶金裝備升級改造的剛性需求拓展業務。截至6月末,該公司簽訂合同額逾15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