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BDI轉暖對于航運企業的盈利改善作用有限,但在油價持續下跌和改革預期升溫的共振下,航運股也隨之走出一波亮眼的反彈行情,7月9日以來,申萬航運板塊的累計漲幅已接近50%,遠遠跑贏大盤。
然而航運市場的熱鬧難掩需求依然低迷的暗流。分析人士指出,本輪BDI反彈并非源于宏觀經濟狀況的好轉,而是因包括鐵礦石、煤炭、大豆在內的大宗商品需求季節性回升和補庫存所致,BDI短期大幅上漲有一定航運運力供應減少的支持,但持續性還要觀察需求端的改善。從長期來看,有機構認為,隨著供給增速放緩,2017年干散貨市場有望迎來周期向上。
商品需求季節性回升
自今年6月初開始,BDI指數啟動一波強勢反彈,截至8月7日,BDI指數收報1200點,8月5日甚至向上觸及去年11月27日以來的高點1222點,短短兩個月累計漲幅就超過100%。
BDI是研究航運企業未來業績和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數,也是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的領先指標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全球對鐵礦石、煤炭、糧食等大宗商品的需求,通常視為大宗商品市場的風向標。
“總結這輪BDI上漲的原因主要是:礦石供給端而非需求端擴張帶來的鐵礦石海運量增加(BCI大漲的原因),疊加了糧食進口量大增造成的(BPI上漲的原因),同時海運期貨(FFA)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招商證券航運行業分析師指出。
一般情況下,三季度為中國生產旺季,大宗商品需求往往會出現季節性回升。加之需求持續低迷導致去庫存進程加快,近期我國大宗商品補庫存需求增多,成為推動BDI上漲的重要因素。
以鐵礦石為例,統計數據顯示,8月7日44個主要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量約為8210萬噸,較2014年峰值的11621萬噸下降近三成。在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國內進口鐵礦石的動力明顯增強。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7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8610萬噸,同比增加358萬噸或4.3%,環比增加1114萬噸,是今年鐵礦石進口量最多的一個月。
7月份煤炭進口量同樣創今年最高。海關數據顯示,7月份煤炭進口量為2126萬噸,同比下降7.68%,但環比大增28%。
與此同時,以大豆為代表的糧食進口量近期顯著增加,對BDI指數的上漲也構成支撐。海關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進口大豆950萬噸,6月份進口大豆809萬噸,1-7月份大豆進口總量為4466萬噸;去年同期累計為4168萬噸,同比增加7.1%。
“總體看,供給競爭加劇、航運運力供應減少,以及我國商品需求季節性回升和補庫存,是推動本輪BDI回升的主要原因。”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分析認為,本輪BDI反彈并未伴隨中國經濟狀況好轉,同期鋼鐵、煤炭等產品價格仍在下跌,說明需求因素并非BDI上漲的主要推動力??紤]到需求持續回升的拉動效應并不明顯,預計BDI反彈恐難持續。
航運業回暖仍需等待
據估算,國際航運盈虧平衡點對應BDI在1500點左右。盡管近期BDI回升至1200點一線,對航運企業的盈利改善作用仍然有限,不過卻極大地提振了市場情緒,航運股也跟隨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7月9日至8月10日申萬航運板塊的累計漲幅為47.45%,遠遠跑贏滬綜指12.01%的漲幅。個股方面,中國遠洋以63.8%的區間漲幅領漲板塊,中遠航運、中海集運和渤海輪渡的漲幅分別高達62.62%、57.01%、54.09%,寧波海運、中海海盛、中海發展的漲幅也都超過40%。
值得注意的是,航運業的整合預期再起也提升了投資者的熱情。8月7日晚,中遠、中海集團旗下中國遠洋、中海發展、中海集運等及其港股對應標的均宣布停牌,停牌原因為“控股股東籌劃重大事項”。
“從干散貨市場來看,BDI長期位于保本點下,散貨運輸業務多年承受虧損,船公司改革動機強烈;雖然此次具體改革方案尚未出臺,但無論是通過建立合資公司還是吸收合并,改革的大方向均是增加中國船東在航運供應鏈上的話語權,參照日本模式,提升能帶來穩定盈利的業務的比例。”中金公司分析員楊鑫在研報中表示。
從行業層面來看,楊鑫認為,航運周期向上在即。就集運市場而言,預計2016年供給增速將從2015年7.1%下降至4%,低于5%-6%的需求增速,集運市場迎來周期向上,運價上漲可期;就干散貨市場而言,預計2017年供給增速放緩至1.4%,可能迎來市場復蘇。而由于下半年會疊加煤炭和糧食需求旺季,因此季節性較明顯,BDI有望上揚。
展望后市,招商證券認為,BDI短期大幅上漲有一定運力供給面支持,但是持續性還要觀察鐵礦石需求端的改善。“如果下半年基建投資擴張及房地產投資改善帶來下游需求擴張、運力拆解速度加快、高庫存進一步縮減等因素,預計市場下半年有望出現BDI繼續向上運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