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價反彈提升鋼廠復產積極性,8月下旬供給端或明顯收縮
據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7月下旬會員鋼企粗鋼日產量160.31萬噸,旬環比下降2.7%,持續四旬下降,創下2012年11月上旬以來新低。預計7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跌破220萬噸,鋼鐵業供給端收縮明顯。
圖一: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及庫存走勢
(來源:鋼聯數據)
一方面,7、8月份處于鋼市傳統淡季,國內鋼廠陸續開始停產檢修。另一方面,進入2015年,國內鋼價震蕩下行,并在7月份跌至歷史低谷,螺紋鋼虧損幅度擴大至300-400元/噸,鋼廠在沒有邊際效益的情況下,減產是唯一出路。
與此同時,為保障世界田徑錦標賽和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鋼廠計劃在8月20日至9月4日限產,預計8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跌至210萬噸附近。
雖然在“環保限產”推動下,近期國內鋼價出現反彈,并提升部分地區鋼廠復產積極性(截至8月7日全國163家樣本鋼廠高爐開工率小幅回升至79.7%),不過北方地區鋼廠在“環保政策”壓力下持續減產(截至8月7日河北62家樣本鋼廠高爐開工率降至84.76%的年內最低位),且8月下旬將迎來集中限產。
圖二:全國163家樣本鋼廠及河北62家樣本鋼廠高爐開工率
(來源:鋼聯數據)
工業經濟先行指標不容樂觀,國內板材需求并未實質性好轉
作為工業經濟的先行指標,7月PPI及中國制造業PMI等數據均不容樂觀。當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較上月下滑0.2個百分點。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49.9%和47.9%,處于收縮區間。以美元計價,2015年1-7月全國機電產品7238億美元,同比增長1.3%,增速較1-6月回落1.8個百分點,顯示機電外需低迷。
7月PPI同比下降5.4%,降幅較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主要是石油、鋼鐵等價格跌幅較大。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制造業中的用鋼大戶,當月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汽車、運輸設備、電子設備等制造業出廠價環比全面下跌,且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上述行業需求疲弱,拖累國內鋼材消費,尤其是板材需求并未實質性好轉。
近期中間庫存加速下降,主要是國內鋼市反彈,引發終端需求集中補庫,其中建筑鋼材去化速度明顯快速板材。截至2015年8月7日,全國主要城市建筑鋼材庫存量621.11萬噸,近一個月累計下降16.2%;板材庫存量506.88萬噸,近一個月累計下降5.9%。
圖三:建筑鋼材及板材社會庫存走勢
(來源:鋼聯數據)
主流鋼廠熱軋與現貨市場價差高位回落
自2014年10月以來,武鋼、鞍鋼熱軋出廠價逐步下行,且由于現貨市場價格下跌過快,導致鋼廠與現貨價差逐步拉大。7月上旬,武鋼3.0mm熱軋價格一度高于武漢市場同規格品種670元/噸,鞍鋼3.1mm熱軋價格一度高于沈陽市場同規格品種910元/噸。
一方面,武鋼、鞍鋼8月份熱軋出廠價大幅下跌200元/噸,對貿易商加大讓利空間。另一方面,8月20日-9月4日期間,北京周邊區域鋼廠因環保減產,推動近期現貨市場鋼價反彈。截至8月10日,武鋼熱軋與現貨市場價差收窄至410元/噸,鞍鋼熱軋與現貨市場價差收窄至570元/噸,較往年比價差仍大。
圖四:武鋼3.0熱軋與武漢市場價差走勢
(來源:鋼聯數據)
圖五:鞍鋼3.1熱軋與沈陽市場價差走勢
(來源:鋼聯數據)
總體來看,國內鋼市處于淡季行情,近期下游用鋼需求出現改善,很大程度上是預期北方鋼廠8月下旬限產,而引發終端用戶集中補庫。在鋼價持續上漲,且部分地區鋼廠出現復產之后,市場成交再度走弱,觀望氛圍漸濃,短期或呈現窄幅調整態勢。
不過,中長期來看,國內鋼市調整后仍有上漲空間。首先,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后期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央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M2增速可能還會加快,預示著貨幣政策進一步適度寬松。其次,北方鋼廠逐步加大檢修減產力度,8月下旬供給端將明顯收縮,同時在鋼廠虧損面仍大的情況下,復產力度不會很強。最后,9、10月份即將步入傳統旺季,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對需求下滑的擔憂。多家機構預測,我國累計投資的同比增長速度最快在7月就會止跌,基建投資仍將呈快速增長。
近期,“環保限產”引發的鋼價反彈,有力降低了鋼廠庫存,7月下旬末重點鋼企庫存量1511.87萬噸,旬環比大降9.1%。不過,下游用鋼需求轉暖的可持續性不強,尤其是板材需求并未實質性好轉,主流鋼廠缺乏大幅漲價基礎,預計9月份板材出廠價以穩為主,部分品種或有小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