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最近一周,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報收于80.65點,一周下跌2.05%,跌幅又有所擴大。在全球金融市場大幅起落的背景下,國內鋼市在深跌之后又有所波動。最值得注意的是,下游需求依然低迷,商家仍然以加快出貨為主。不過,9月份傳統的鋼市消費季馬上到來,這是否會給鋼市帶來一些新的因素還有待觀察。
據分析,在建筑鋼市場上,價格跌幅在擴大。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噸價一周下跌10元至120元。京津冀市場的價格也是盤整下行,商家多以出貨為主,估計這樣的弱勢格局還會延續。
在板材市場上,價格也是繼續下行。熱軋板卷價格小幅走跌,上海、濟南、廣州等地噸價一周下跌10元至80元。普遍的現象是,市場成交清淡,商家的報價只能“松動了又松動”,還好市場的庫存壓力尚不是太大,不少商家對9月消費季的期望還是存在。中厚板價格弱勢下行,上海、合肥、廣州等地噸價一周下跌10元至100元。一些地區價格大幅下跌,在成交萎縮的情況下,商家心態悲觀。不過,在金融市場回暖的背景下,周后期的跌幅有所收窄。
全球鐵礦石市場的弱勢格局難改。據相關機構的最新報告,在國產礦市場上,8月份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穩中有漲,但由于鋼廠更傾向于使用進口礦,國產礦市場總體是“有價無市”,下一步估計會小幅回落。進口礦價窄幅波動,8月月初成交活躍,港口甚至出現鋼廠搶貨現象,幾大鐵礦石貿易商惜售拉漲,普氏62%品位粉礦價格一度升至每噸57.25美元。此后,由于鋼廠在每噸55美元以上的價位上接貨較為猶豫,價格再度回落。截至8月27日,普氏62%品位鐵礦石指數收報于每噸54.25美元,1個月內下跌1美元。近兩個月,國外礦山企業發貨量逐漸增多,國內主要港口到貨量有明顯增加跡象。
相關機構分析認為,即使9月份鋼市轉入傳統消費旺季,終端需求有所好轉,也還需要考慮到一點,鋼廠的產能釋放可能會同時加快,市場供需格局難有明顯改善,鋼價將繼續受到抑制,總體呈震蕩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