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天達(Investec)在其8月26日發布的報告中稱,中國鋼材市場下游需求峰值已經過去,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鋼產量不太可能會超過2014年所達到的水平。由于中國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該投行預計短期內中國鋼產量很快超過2014年水平并不現實,并認為礦業公司將逐步下調此前在“超級周期”時對中國鋼產量的盲目樂觀預期。
必和必拓公司剛剛在此前一天發布的財年業績報告中稱,預計2025年左右中國鋼產量將達到峰值,介于9.35億至9.85億噸之間,而該公司在今年5月還預計屆時中國鋼產量將達到10億-11億噸的峰值水平,最新預測已有明顯下調。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麥安哲稱,目前中國鋼產量只是出現相對較小幅度的下滑,并且仍然預計中國鋼產量將繼續增長,并不認可中國鋼產量已經達到峰值水平的觀點。該公司指出,由于中國人均鋼材消費量仍然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預計在未來十年中國鋼產量將保持適度但可持續的增長勢頭。
針對必和必拓關于中國鋼產量的最新展望,天達表示,“我們不同意這一預測,并且強烈認為中國鋼產量峰值已經過去,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看到產量峰值再次出現。”必和必拓則同時稱,除中國外,印度、中東和東南亞國家將繼續推動全球鋼產量增長。
必和必拓調降中國鋼產量預估之后,其競爭對手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沃爾什就成為少數幾個仍堅持認為中國鋼產量最高將超過10億噸的人之一。沃爾什在力拓公布業績后表示,力拓“仍堅守”到2030年之前中國鋼產量在10億噸左右的預測,稱這意味著此期間內每年僅增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