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時期供需雙方更需妥善處理伙伴關系
朱繼民表示,當前,鋼鐵行業面臨的市場形勢十分嚴峻,不但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鋼材的需求強度也在下降。這就導致了今年初以來粗鋼表觀消費量的顯著下降:1月~7月份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5.23%,7月份當月更是大幅下降8.23%;我國鋼材消費總量已經進入峰值區,鋼材消費不會再有大幅增長。
中國鋼鐵產業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期,鋼鐵需求增量見頂,導致鐵礦石需求增量見頂。在需求總量相對穩定甚至小幅下降的大背景下,鋼材市場、鐵礦石市場均面臨著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
當前,全球礦山企業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部分礦山企業面臨停產的風險,一部分更有競爭力的礦山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這表明鋼鐵產業調整期給鋼鐵和礦山行業的優勢企業提供了更多整合和發展的機遇,要抓住這個機遇,在實現自身競爭力提升的同時,構建鋼鐵生產企業與礦山企業合作的新型模式,共同推進鋼鐵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朱繼民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利群表示,伙伴就是誰也離不開誰,伙伴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產業鏈發展中,伙伴之間的合作是最主要的。
河北鋼鐵集團副總經理張海認為,對于礦山銷售者來說,要思考的是如何挖掘鐵礦石的市場潛在價值,實現銷售效益的最大化;對于鋼廠采購者來說,要思考的是如何更低成本地獲取資源,實現低成本保供。這種關系看似矛盾,但從這些年鋼廠與礦山的良好合作來看,其實并不矛盾。“只有將效益乘以時間,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只要大家都把長遠合作放在了首位,就能成就共同發展的局面。”他說。
朱繼民強調,無論宏觀經濟如何變化,鋼鐵產業鏈上各個行業的合作是永恒的,鋼鐵企業和礦山企業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雙方有必要構建一種以穩定原燃料采購關系和合理價格為基礎的新型合作模式;要從當前短期利益博弈轉變為長期穩定合作,由產業鏈上利潤分配嚴重失衡轉變為各相關行業間利益合理分配,從而形成發展機遇共享、利益合理分配的鋼鐵價值鏈體系。他表示,要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與協調,合理利用各類金融工具規避鐵礦石貿易風險,共同維護鋼鐵產業鏈條的合理收益,并避免過度金融化對鋼鐵產業鏈條利潤的擠壓。
“我們和中國走過了一段成功的歷程,而且還將繼續持續下去,我們之間的關系在未來將會更加密切,同時這也是互利的關系。我相信,到2050年時,必和必拓在中國的鐵礦石累計銷售量將超過100億噸,這將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時刻。”必和必拓公司鐵礦石營銷總經理馬修·庫里(MatthewCurrie)對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充滿信心。
打破束縛合作的枷鎖
對于如何構建發展機遇共享、利益合理分配的鋼鐵價值鏈體系,朱繼民建議,要在3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是構建新型長期穩定共贏的合作機制。
鐵礦石貿易經歷過很多的交易與合作方式,但是以往的合作方式并不能既照顧到礦山利益又照顧到鋼鐵企業的利益,在一定時期要么是礦山困難鋼企獲利,要么是礦山獲利鋼企虧損。“這樣的合作方式不可持續,長期來看對鋼鐵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有害而無利。因此,構建新型長期穩定共贏的合作機制是鋼鐵產業鏈共同渡過當前困難,謀求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需要鋼鐵產業鏈的共同探討、共同努力,深化合作。”朱繼民表示。
王利群認為,礦山企業應當和鋼鐵企業提升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促進全方位互利共贏。例如,中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所以,也希望有實力的鐵礦商和有實力的鋼鐵企業提升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這里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全方位的合作,不光是貿易,還包括技術、產品和資源等各個方面。”
“因為我們在技術上的合作,甚至在投資上的合作,都有非常大的潛力。供需雙方不是一個你輸我贏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建立上下游健康、有競爭力供應鏈的過程。如果我們的供應鏈健康、有競爭力,那在供應鏈上的企業都會過得很好。所以,長期穩定持續的發展才是供應鏈運行的目標。”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典波補充。
巴西淡水河谷鐵礦部全球市場與銷售總監柯樂忠(ClaudioAlves)也表示,淡水河谷和中國已經建立了基于信任和價值創造基礎上的長期伙伴關系,淡水河谷將為支持中國轉型為更加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做好準備。
其次是規范鐵礦石現貨交易。
對于鐵礦石現貨交易,朱繼民指出,目前,鐵礦石現貨交易存在招標、議價等不規范、不公開、不透明的情況,并且存在不透明的價格信息進入指數編制基礎數據,從而出現以小樣本決定大市場價格的情況。這種現貨交易模式亟須規范。因此,要擴大現貨交易平臺成交量,充分發揮平臺公開、透明發現價格的作用,維護現貨交易秩序。
王利群強調,穩定貿易秩序,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是供需雙方共同的責任。一是進一步規范招標,盡量減少招標時間、品種、數量的隨機性。二是擴大現貨平臺的交易量,在供需雙方都增加現貨平臺交易量的同時,擴大現貨平臺固定價格的成交比例。
張典波認為,從上下游共同發展方面來講,首先應當共同建設、維系一個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他認為,第三方平臺招標的方式對買賣雙方更公平、更透明一些。其次,除了定價市場優化以外,還應加強技術合作,共同探索更加透明合理的功能計價體系,還可以加強物流合作,共同致力于降低和穩定產業鏈成本。
最后是要完善鐵礦石定價機制。
鐵礦石定價機制也經歷了長期演變,從原來的談判機制長協價格到季度定價甚至月度定價,目前,鐵礦石存在著諸多的定價模式,但是仍然需要完善。以指數定價為例,采用單一指數定價存在著明顯的弊端,樣本量小,不能全面代表市場價格。
王利群提出,要提升指數定價代表性,促進多元定價模式形成。他指出,一是要推進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的應用。9月15日,必和必拓已經在招標中首次采用了中國指數作為定價依據,我們希望還能繼續擴大中國指數的應用。二是我們希望共同推進非單一指數定價,使用混合指數,將幾個指數疊加、綜合起來作為定價的依據,提高指數的代表性,擴大樣本空間。三是加強指數的方法論研究,提升指數內涵,包括指數的功能計價,現貨和期貨在指數中占比重問題等。我們希望供需雙方從技術、業務、發展、合作等多重角度研究指數。四是深入探討長期協議的定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