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首鋼能源環保部獲悉,今年以來,按照節能減排要求,首鋼以提升余能發電水平為抓手,推進鋼鐵業綠色低碳發展。圍繞全面提高二次能源發電量,鋼鐵業各單位多措并舉,在設備、生產、技術、崗位操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集團鋼鐵業二次能源發電水平持續提升,二次能源發電量同比增加17202萬千瓦時,增幅4.77%。既提升了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減少企業電力外購,同時為鋼鐵生產經營降本增效作出了貢獻。
優化企業能源結構,減少對社會電力的依賴,保護生態環境。一是狠抓發電設備管理,提升設備管控能力。嚴格落實設備點檢巡檢、維護保養、檢修等制度,做到超前診斷、超前處理,及時發現處置各類設備故障異常和缺陷隱患,確保發電設備達到良好的技術狀態,同時合理安排發電機組檢修時間,提升檢修效率和質量,為發電機組長期穩定運行打牢基礎。
二是強化能源生產管理,提高生產運行水平。精心編制生產發電計劃,科學安排運行方式,能源系統加強與鋼鐵等主生產工序的聯系和協調,健全協同聯動機制,抓好能源供需平衡和生產動態調度,特別是針對主輔工藝檢修安排和冬季能源系統運行特點,做好有關的生產預案,大力開展電力、煤氣、熱力等多能源介質的協同優化,以提高整體發電運行效率為中心,不斷優化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全面提高發電機組的發電負荷和運行時間。
三是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優化現場技術工藝。系統分析影響制約發電量的因素,抓住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實施了低品質余熱蒸汽資源回收攻關、煤氣回收增量促發電攻關、發電機組冷凝真空系統查漏攻關等一系列技術措施,提升了工藝水平,持續提升發電能力。
四是精心操作、精準駕馭,提升崗位精細化操作水平。今年以來,持續開展作業崗位培訓,優化操作標準,提升操作技能,在發電機組運行中,崗位人員做到精密監控、精細操作,掌控好每一個發電運行參數。為充分調動崗位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管理人員將主要發電指標分解細化,落實到崗到人,形成崗位的過程控制小指標,并完善激勵機制開展小指標競賽活動,確保了發電機組的高效經濟運行,全面提高二次能源發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