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歐盟成員國在布魯塞爾緊急召開會議,商議如何應對鋼鐵行業危機。CNN報道稱,歐盟已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部分鋼鐵產品征收反傾銷稅,以保護歐洲本地鋼鐵生產商。
“美國和其他國家已經對中國廉價出口的鋼鐵產品采取了抵制措施,歐盟也應該效仿,并且要抓緊。”英國鋼鐵貿易主管GarethStace在會上說。
彭博社11月4日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通過初裁,將對進口自中國的部分耐蝕鋼征收最高達236%的關稅,這一稅率是根據其所獲得的中國政府補貼而確定的。如果明年1月的終裁支持該決定,那么這一關稅將實施5年。
就在歐盟會議召開的前一天,英國卡帕羅(Caparo)鋼鐵公司首席執行官安加得·保羅(AngadPaul),從其倫敦家中跳樓身亡。
雖然只是一家小型民營鋼鐵公司,卡帕羅卻見證了英國鋼鐵行業近半個世紀以來由盛轉衰的歷程。
安加得的父親、出生于印度的鋼鐵大王和慈善家羅德·保羅(LordPaul)于1968年創立了卡帕羅。彼時的鋼鐵行業雖算不上英國的經濟支柱產業,卻正值繁榮時期,雇員超過25萬人。如今,這一數字已銳減至1/10,不足2.5萬人。
“裁員”幾乎成為了英國,乃至歐洲鋼鐵行業的關鍵詞之一。《衛報》報道稱,近幾周,英國鋼鐵行業大幅裁員5000人,而自2008年以來,整個歐洲鋼鐵行業已經減少了8.5萬名員工。
盧森堡經濟部長艾蒂安·施耐德(EtienneSchneider)警告稱,明年歐盟或將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果等到那時,歐盟用于向中國鋼鐵出口征收關稅等保護性措施將不再有效。
除了較高的能源價格和營業稅,英國政府將主要矛頭指向中國廉價的鋼鐵出口,而不斷走強的英鎊又鼓勵了當地鋼鐵進口。
國際鋼鐵統計局(ISSB)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出口至英國的鋼鐵量翻番至61.68萬噸,今年英國大約有一半的鋼筋進口自中國。
中國的鋼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而歐盟的份額則從2001年的22%一路下滑到10%。
“在價格上,中國鋼材產品在海外非常具有競爭力。”鋼鐵行業分析師王寧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中國鋼材在美國、歐洲市場的價格一般比其他供貨商低10美元(約合63.60元人民幣),在東南亞(除印度)甚至可以低20美元(約合127.21元人民幣)。不過,中國聯合鋼鐵網總編胡艷平認為,實際數字可能并沒有這么多。
中國廉價鋼材涌入的同時,歐洲鋼材價格正大幅下滑。《衛報》報道稱,作為歐洲生產的最主要鋼鐵品種,熱軋卷材價格最近一年從417.5歐元/噸(約合2840.25元人民幣/噸),下滑20%至335歐元(約合2279.01元人民幣)。
在這樣糟糕的市場環境下,小型鋼企卡帕羅去年虧損800萬美元(約合5088.24萬元人民幣),情況還在繼續惡化。CNN報道稱,卡帕羅上個月已宣布破產,1700名員工將面臨失業。
卡帕羅的厄運只是英國鋼鐵行業衰落的縮影。幾周前,印度最大的鋼鐵公司塔塔鋼鐵(TataSteelLimited)亦宣布,將旗下位于英國蘇格蘭的三家工廠停產,并裁員近1200人。此外,泰國SSI鋼鐵公司也關閉了在英格蘭雷德卡的工廠,裁員約2200人。
總部位于歐盟成員國盧森堡的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商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上周則公布,三季度虧損7億美元(約合44.52億元人民幣),并下調今年的盈利預期。。
中國今年鋼鐵出口量大增。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累計出口鋼材9213萬噸,相比去年同期的7389萬噸,大幅增長24.7%。今年出口突破億噸大關已無懸念。
然而,盡管今年2月以來,中國鋼鐵月出口量整體呈上升態勢,但10月已經開始減少。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鋼材出口902萬噸,較上月減少222.8萬噸,日均環比下降22.4%。
王寧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鋼市供需壓力加大,鋼價不斷下行,中國鋼材出口報價也跟隨下調,目前華北地區含鉻螺紋鋼出口價格(CFR)在260美元/噸(約合1653.68元人民幣/噸)左右,較上月下滑10美元左右;另一方面,除美國外,全球經濟表現疲軟,直接影響了鋼材需求。
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今年2-9月,中國鋼材出口月均價格呈逐月下跌態勢,9月均價較2月下跌23.4%。不過,10月均價3293元/噸,較上月上漲4%。今年前10個月,盡管出口量同比增長近1/4,交易金額卻同比下滑6.6%。
“中國鋼材在海外市場其實基本沒有利潤空間。”王寧對界面新聞記者說,中國鋼材在海外的售價比國內還低,但又不得不賣。
“國內過剩產能實在無法消納,加上出口競爭過于激烈,你如果不賣,這條銷售渠道會被同行搶占。”王寧說。
事實上,中國出口至美國、歐盟等地的鋼材較少,最大的出口市場是韓國和東南亞。胡艷平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今年前9個月,中國鋼材出口至東南亞(除印度)的比重超過30%,出口至韓國的比重為12%。
但對于美國和歐盟將本國鋼鐵行業低迷的原因,歸結于中國大量廉價鋼鐵出口,多位行業人士均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不認可”。
“國際鋼材價格下跌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全球經濟放緩。”胡艷平認為,鋼鐵供求矛盾加劇,需求下降,產能過剩導致了鋼鐵企業業績下降。“中國大量低價出口固然對全球鋼市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并非最主要因素。”她說。
“中國出口的鋼材價格確實比較低,但如果產品不行,再低的價格也沒人買。”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對界面新聞記者稱,中國出口量大,正說明中國鋼企在成本、質量、服務等方面改善較大,從而具有市場競爭力。
李新創認為,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有進有出很正常。在其看來,美國和歐盟對全球宏觀形勢和行業供需情況避而不談,而只針對中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這并不公平。
由于海外貿易摩擦加大,王寧預計中國未來一段時間鋼材出口量環比增長空間將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