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鋼公司煉鐵廠上燒8號、9號皮帶由于返輪,經(jīng)過改造投入使用近四個月以來效果明顯,經(jīng)測算,每年可節(jié)約托輥費用12800余元,同時減輕了崗位職工的勞動強度。
二燒車間上燒8號、9號皮帶是輸送燒結(jié)礦到高爐的主要皮帶。改造前,由于尾部返輪安裝位置過低,皮帶運行時摩擦不到尾部返輪,皮帶張緊力主要由尾部返輪前方的下托輥承擔,造成托輥負荷過重,磨損加劇,使用壽命明顯縮短,托輥消耗量過大,同時也加大了崗位人員的更換處理難度。
針對這個瓶頸問題,二燒車間召開攻關會議進行研討,充分發(fā)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尋找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該車間生產(chǎn)丁班班長龍勇帶著問題到現(xiàn)場仔細觀察分析,經(jīng)過多次驗證試驗,他提出了“在不改變尾部傳動部件的前提下,將尾部返輪抬高100毫米,改變包角,將皮帶張緊力大部分轉(zhuǎn)移到返輪上,將下托輥負荷降低到正常水平”的建議,此建議得到了車間和廠部技術人員的認可。此后,該車間便開始著手對兩條皮帶尾輪進行改造,采用改變尾部返輪的安裝位置的方法,即將原來位置往上提高100毫米,形成合理的皮帶包角,降低前面托輥的負荷。
該項目自投入使用以來,返輪前方的下托輥使用壽命延長到30天以上,每條皮帶每月至少能夠節(jié)約下托輥兩個,兩條皮帶年可節(jié)約成本12800余元。
二燒車間上燒8號、9號皮帶是輸送燒結(jié)礦到高爐的主要皮帶。改造前,由于尾部返輪安裝位置過低,皮帶運行時摩擦不到尾部返輪,皮帶張緊力主要由尾部返輪前方的下托輥承擔,造成托輥負荷過重,磨損加劇,使用壽命明顯縮短,托輥消耗量過大,同時也加大了崗位人員的更換處理難度。
針對這個瓶頸問題,二燒車間召開攻關會議進行研討,充分發(fā)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尋找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該車間生產(chǎn)丁班班長龍勇帶著問題到現(xiàn)場仔細觀察分析,經(jīng)過多次驗證試驗,他提出了“在不改變尾部傳動部件的前提下,將尾部返輪抬高100毫米,改變包角,將皮帶張緊力大部分轉(zhuǎn)移到返輪上,將下托輥負荷降低到正常水平”的建議,此建議得到了車間和廠部技術人員的認可。此后,該車間便開始著手對兩條皮帶尾輪進行改造,采用改變尾部返輪的安裝位置的方法,即將原來位置往上提高100毫米,形成合理的皮帶包角,降低前面托輥的負荷。
該項目自投入使用以來,返輪前方的下托輥使用壽命延長到30天以上,每條皮帶每月至少能夠節(jié)約下托輥兩個,兩條皮帶年可節(jié)約成本12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