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里,河鋼集團全面推進非鋼產業,在裝備制造、礦產開發、工程技術、能源化工、現代物流、資源綜合利用等多個領域,朝著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的方向轉變。圖為河鋼唐鋼浦項(唐山)新型光源有限有限公司職工正在常溫老化區進行工礦燈、馬路燈、球泡燈等的常溫老化檢查。(周立成攝)
河鋼石鋼鋼益公司“我相信天道酬勤”
“楊子,你點兒掐得挺準呀,天天9點來報到。”“嘿嘿,工作需要,習慣了。”2015年12月15日早上8時55分,伴隨著工友的打趣,河鋼石鋼非鋼板塊鋼益公司的業務員楊軍來到銀亮材生產車間,開始查看當天的產品生產情況。每天上班處理完訂單、合同、商務郵件等文字性工作后,到生產現場跟蹤產品生產進度,已經成為楊軍的一項固定工作內容。而就在8個月前,他還是河鋼石鋼銷售中心的一名營銷人員。那時,每天奔波在各地客戶的企業里,是他最習以為常的工作狀態。
“之所以來鋼益公司,主要還是想挑戰自己。盡管銷售的產品是相似的,但面對的客戶還是有所不同,我喜歡不斷嘗試新的挑戰。”35歲的楊軍鏗鏘、快速的話語,將這個小伙子從不輕言放棄的個性表露無遺。2015年初,為延伸產業鏈,拓展產品市場范圍,提升客戶服務能力,石鋼成立了鋼益公司。該公司以鋼材產品后部處理(修磨、探傷、退火、銀亮等)和深加工,以及鑄鍛、增值配送等為主營特色,依托主體優勢,著力拓展產品附加值,為搶占中高端市場提供有力支撐。鋼益公司成立不久,楊軍就來到這里,開始在這個新的戰場上沖鋒陷陣。
“鋼益公司雖然也是以營銷為主,但在工作內容的質與量上,與之前有著明顯的區別,工作節奏也截然不同。”在鋼益公司成立之初,由于人員配置尚未完善,每個人都要身兼數職,一個人要干好幾個人的活兒。“在外面做銷售的時候,一心只在客戶身上,相對而言,業務更加專一些。”楊軍介紹說。來到鋼益公司后,工作內容涵蓋了市場調研、客戶交流、技術溝通、生產對接、搜尋合作方、文案處理等一系列環節和內容,每一項都需要全力以赴,否則,一個小的失誤就可能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現在市場形勢不好,搶訂單就像虎口奪食,必須抓住一切機會,時刻不能放松。
“我的優勢是原來就從事營銷工作,到鋼益公司工作后,充分利用之前的工作經驗,結合新崗位的要求,把自己定位成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角色,深化、細化對客戶服務的項目和內容,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收效還是有的。”楊軍介紹說。通過積極踐行營銷模式轉型的要求,前不久,他們與石鋼公司銷售部門配合,促成了日本豐田公司將河鋼石鋼生產的豐田鋼交由鋼益公司進行加工的合作意向。在豐田公司到公司考察期間,楊軍他們夜以繼日,天天泡在車間里:“雖說是個營銷人員,但是,生產線的每一個環節,我都全程參與。”終于,豐田公司的審核順利通過。
面對客戶的認可,楊軍笑著總結道:“新的崗位雖然說比較辛苦,但是做出成績之后的成就感也更加強烈。其實,我內心也很享受這種忙碌而充實的感覺,一個人的價值就應該體現在奮斗的過程中。我相信天道酬勤,非鋼產業,我照樣可以做出成績來。”
河鋼邯鋼物流公司降成本不因利小而不為
2015年,河鋼集團邯鋼物流公司第二原料車間拓寬降本增效思路,通過皮帶壽命成本控制、修理托輥、支架更換局部結構件等舉措,有效降低了備件和輔料成本。據統計,該公司2015年實現降本增效近100萬元。
該車間是皮帶使用大戶,皮帶的消耗占車間輔料消耗的90%以上。2015年,為降低皮帶成本,該車間實行區域負責制,對各區域內的皮帶按使用期限進行管理,超過使用期限的進行獎勵,達不到的按事故進行考核。同時,該車間以各作業區設備作業率和皮帶公里數為依據進行成本分解和控制。2015年,該車間實行一季度一統計,對超過成本總數作業區按人數進行考核。此外,他們對重點崗位皮帶進行漏斗結構優化,對A101、A201、A102、A201進行漏斗護皮優化,減少皮帶磨損,延長皮帶使用壽命
一般來講,每月備件90%的消耗來自于托輥。該車間為壓縮托輥使用費用,全部取消橡膠緩沖托輥,因為橡膠緩沖托輥的價格是普通鐵皮托輥的2倍。該車間要求在費用使用范圍內,盡量保證底托輥的使用,上、下托輥的領用比例控制在1:3。
同時,該車間嚴格限制支架的更換。2015年,他們對整體腐蝕且不能使用的支架,經車間確認后方可進行更換。該車間還對支架進行“解剖”,由原來的更換新支架改變為更換局部結構件,實現“哪兒壞換哪兒”。2015年,該車間支架的費用由原來的300元/套降低為現在的70元/套,有效控制了支架的使用成本。
2015年,該車間還改變了對膠漿、膠料的進料方式。以往,膠漿、膠料等輔料的采購費用由車間輔料費用撥出,他們實施了“皮帶輔料捆綁制”,即哪個廠家提供皮帶,輔料就由哪個廠家提供,進一步降低了備件費用。
河鋼承鋼自動化中心用“互聯網+”挖掘多元創效潛能
2015年,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河鋼集團承鋼工程技術公司自動化中心落實做大非鋼產業的戰略要求,在內保維護穩定的基礎上,精心謀劃,確定以“互聯網+”為方向,研發專業化軟硬件產品的發展主基調,多元創新,挖掘穩定的創效渠道,反哺鋼鐵主業。
2015年,該中心圍繞國家“兩化融合”與智能制造規劃,利用“互聯網+”在制造業中的發展契機,研發專業化的軟硬件產品,通過“互聯網+”形態的產品,不斷叩開市場的大門。
2015年,根據河鋼承鋼減少值守型崗位、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該中心研發出了可靠性高、具有遠程監控能力的無人值守系統,并應用于廠內煉鋼、軋鋼的高壓配電室。在生產信息系統方面,該中心完成了企業生產管控、成本管理、物料分析等系統的開發,為管理者提供了實時、可視、具有過程跟蹤與分析功能的生產管理與成本核算軟件。他們針對熱軋卷板生產線換輥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可與無人值守系統配套,并可推廣到企業無人或輪巡崗位,實現異地即時操作。在專有系統研發方面,2015年,該中心開發的主要有環保信息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多功能培訓系統、設備診斷系統等。在安全信息化方面,他們借鑒先進企業安全管理思想,利用企業現有的信息化、自動化裝備,研發具有實時監控、預警能力的計算機自動控制檢修安全管理系統,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檢修本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