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走出去,向外部市場要效益。”這是武鋼快餐公司全體職工的共識。
2015年初,第十屆中國園博會園區(以下簡稱園博園)供餐項目面向全國招標,武鋼快餐公司決計再難也要拿下這個項目。
如果說向園博會供餐是武鋼快餐向外突圍的一次會戰,那么,2015年,武鋼快餐公司事業部黨員責任區的10名黨員、38名職工通過阻擊戰、運動戰、攻堅戰等三大戰役,取得了園博會會戰的重大勝利。
阻擊戰:成功中標
園博會供餐項目招標中園區職工餐廳共吸引湖北省內外多家餐飲公司來競標,如華科后勤、中百集團等本土一線品牌企業,上海麥金地、南京梅花餐飲等域外名企。面對全國餐飲航母博弈之戰,該責任區黨員集思廣益,為入主園博園連續奮戰。
該責任區組長李昌明在逐一分析對手優劣勢的基礎上,拿出了“專業+共贏”的競標策略,標書內容涵蓋公司資質、產品規格、技術指標等9項條款,厚達100余頁。標書亮點體現共贏:大部分機具設備將由內部餐廳抽調,投資少;大部分用工將由志愿者組成,人工成本低。在保持一定利潤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讓利于甲方。武鋼快餐公司最終一舉中標,挺進園博會。
園博會園區職工餐廳隨展會一起籌建,從設計餐廳構造、機具設備配備到操作人員到位短時間內要全部完成。責任區每名黨員各司其責,密切配合。黨員李昌明作為總負責人,一方面抓緊做好餐廳人員的招聘及系統培訓工作,一方面對武鋼廠區60余家餐廳閑置設備進行摸排、調撥和重新修理,換裝抽調到園區餐廳,節約投資30萬元。
運動戰:眾人聚力
年輕黨員、武鋼勞模魯晶從餐廳正式運營開始,每天凌晨5時上班、夜晚10時下班,2015年的個個雙休日,以及中秋節、國慶長假她均沒休息。連續工作兩個月后,一次她突然暈倒在崗位上,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診后醫生告知她是嚴重睡眠不足、過度勞累。回顧那段日子的點點滴滴,魯晶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她4歲的兒子,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
2015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園內游人爆滿,餐廳日訂單突破5000份。武鋼快餐公司、武鋼城服集團兩級機關青年黨員積極行動,組成志愿服務小組,支援園博會。
武鋼快餐公司機關“85后”黨員褚曼放棄新婚蜜月之旅,2015年10月5日,頂著烈日在園區內叫賣盒飯,當日盒飯收入達到2萬元。她回憶說:“那天在烈日下我開心地想,如果每天都能賣到2萬元,要我天天在太陽下曝曬都行。”2015年10月6日大雨,為了確保便民服務點的正常供餐,城服集團青年黨員聶俊來回穿梭在雨中,將20公斤重的保溫箱一個個地搬運到售賣點,身上衣服已被雨水和汗水浸濕。
那段時間,每天凌晨5時出發、晚上8時回家,是武鋼快餐公司志愿服務的節奏。該公司銷售中心黨員團隊每天要清洗早、中、晚三餐的碗碟、餐盤上萬個。老黨員孫金剛、朱勇、周斌等人每天倒運一袋又一袋的垃圾重達幾十斤。他們笑著說:“我們多干一點兒,就為企業多省一點外委支出。”
攻堅戰:乘勝追擊
武鋼快餐公司為園博園供餐自2015年9月中旬啟動到2015年10月底結束,實現營業收入200萬元。他們為園博園專業、優質、可靠的供餐服務,不但得到了園博會舉辦方的充分肯定,還引起了各大媒體和相關政府部門對武鋼快餐的高度關注和好評,有力地提高了企業知名度。
2015年,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相關領導參觀考察了武鋼快餐本部;武漢市旅游局也拋來了“繡球”,愿意在旅游供餐領域與武鋼快餐深度合作。
2015年為園博園供餐只是起步,2016年,武鋼快餐公司的全體黨員、職工將乘勝追擊,挺進更廣闊的外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