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1日公開發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將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政策和法治辦法,重點從以市場為導向增加有效供給、積極穩妥去除無效供給和減輕實體經濟負擔等五方面著力,在“十三五”期內,推動經濟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
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智奎介紹,重慶將采取1個總體方案,去過剩產能、去僵尸企業空殼公司、去金融杠桿、去房地產庫存4個專項方案,和若干任務清單的形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市場化的手段,矯正供需結構錯位和要素配置扭曲。
具體推進將重點從五個方面著力。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增加有效供給,集群化發展電子信息核心基礎部件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全牌照新興金融服務業、軟件設計等服務外包、跨境電商及結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總部貿易和轉口貿易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同時,加快構建開放式創新體系、提升開放水平、暢通供需對接通道,提升供給水平和活力。二是積極穩妥去除無效供給,用2到3年時間,使全市煤炭產能壓減到2000萬噸以內,鋼鐵產能調減船板200萬噸以上、普通線材200萬噸,造船行業退出產能20萬噸;房地產行業兩年內土地供應規模逐年減少10%,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增速控制在3%以內;去除僵尸企業和空殼公司資產。三是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負擔,實施降企業稅費,降電力、融資等要素成本,降企業經營性成本,降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四大重點領域”降負任務。
與此同時,將從管控好各類債務和高杠桿產品、降低工商企業資產負債率、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行為三方面,加大風險防控力度。并將重點實施好脫貧脫困、基礎設施補短板、生態環境建設補短板、社會事業補短板四大工程,切實補強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短板。
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智奎介紹,重慶將采取1個總體方案,去過剩產能、去僵尸企業空殼公司、去金融杠桿、去房地產庫存4個專項方案,和若干任務清單的形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市場化的手段,矯正供需結構錯位和要素配置扭曲。
具體推進將重點從五個方面著力。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增加有效供給,集群化發展電子信息核心基礎部件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全牌照新興金融服務業、軟件設計等服務外包、跨境電商及結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總部貿易和轉口貿易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同時,加快構建開放式創新體系、提升開放水平、暢通供需對接通道,提升供給水平和活力。二是積極穩妥去除無效供給,用2到3年時間,使全市煤炭產能壓減到2000萬噸以內,鋼鐵產能調減船板200萬噸以上、普通線材200萬噸,造船行業退出產能20萬噸;房地產行業兩年內土地供應規模逐年減少10%,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增速控制在3%以內;去除僵尸企業和空殼公司資產。三是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負擔,實施降企業稅費,降電力、融資等要素成本,降企業經營性成本,降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四大重點領域”降負任務。
與此同時,將從管控好各類債務和高杠桿產品、降低工商企業資產負債率、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行為三方面,加大風險防控力度。并將重點實施好脫貧脫困、基礎設施補短板、生態環境建設補短板、社會事業補短板四大工程,切實補強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