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去產能的任務現在主要集中在鋼鐵產能上,鐵的產能已經去了3391萬噸,鋼的產能已經去了4106萬噸,相當于兩個鞍鋼被我們去掉了。”3月22日,河北省副省長張杰輝在2016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京津冀一體化:眾行以致遠”作出上述表示。
張杰輝表示,河北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當中要補短板,中央給河北的定位是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區,現代城市化、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區,生態環境的支撐區和全國商貿物流的基地,這三區一基地的表述就是未來河北補短板的。
但河北現在第一位的任務不是為新來的項目、新來的企業設立門檻,是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如何去產能。河北調結構去產能的任務比北京、天津重得多。河北的鋼鐵產能現在是全國最大的,也可以說在世界也是走在前面的。張杰輝還引用了一句話,“中國第一,河北第二,美國第三”。
在去產能的任務完成之后,河北將按照三區一基地的定位發展產業,發展商貿物流,搞好生態環境的支撐,為首都做好更好的服務。
以下為張杰輝發言實錄:
主持人:非常感謝張主任,我覺得張主任是非常有色彩的發言人。張省長,到您了,我先舉一個例子,咱們說服裝產業。服裝產業是很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但與此同時,在某些方面它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影響,據說80萬服裝產業的浙商很大一部分去到了河北,當然這是一件好事,因為給河北帶來一個新的發展動力和方向,但與此同時,怎么來避免過去別人曾經走過的路,同時避免別人曾經遇到過的挑戰,這個在某種程度上就需要政策制定者要下一個決心,我想先請教您,怎么下這個決心,怎么畫這條線,怎么在利益看上去是眼前利益和今后真正的未來長遠利益間進行選擇,我們的地方官都不容易,我們每年都需要有很好的業績,老百姓也希望生活水平提高,特別是在一些經濟并不是發達的地方,比如河北省,怎么畫這條線?
張杰輝:我完全贊同張主任剛才說的觀點,我部分的贊同主持人說的觀點。我解釋一下,第一個,我在剛才發言當中就說了,河北省在協同發展當中要補短板,這個短板張主任已經把它說清楚了。這個短板到底怎么補,我說河北要有突破,要有作為,我們這個作為就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當中,中央給河北的定位是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區,現代城市化、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區,生態環境的支撐區和全國商貿物流的基地,這三區一基地的表述就是未來河北補短板的,從規劃的目標、規劃的措施、規劃的政策方面給河北的任務。我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不盲目的,它也不是沒有規劃引領的協同發展,而這個研究的應該說是非常清晰,頂層設計也是非常清楚的,包括張主任提出那個方向我都贊同,為什么主持人說的觀點我部分贊同呢?因為河北現在第一位的任務,還不是說新來的項目、新來的企業我給它一個什么樣的門檻,而是在當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河北如何去產能,我們調結構去產能的任務要比北京、天津重得多,這個我也毫不隱晦的講,河北的鋼鐵產能現在是全國最大的,也可以說在世界也是走在前面的,有一句話這么說,中國第一,河北第二,美國第三,始作俑者,沒有內聚(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河北來講,去產能的任務現在主要集中在鋼鐵產能上,我們鐵的產能已經去了3391萬噸,鋼的產能已經去了4106萬噸,我過去在東北鞍山工作,相當于兩個鞍鋼被我們去掉了,這個力度是可想而知,我們在去產能的任務完成之后,按照三區一基地這樣一個定位發展我們的產業,發展我們的商貿物流,搞好我們的生態環境的支撐,為首都做好更好的服務。這里頭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一定要實現又好又快,這個差距不能越拉越大,主要的經濟指標,比方說GDP,比方說財政收入,比方說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們應該快于北京這樣來發展,才能夠逐步縮小這個差距。
張杰輝表示,河北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當中要補短板,中央給河北的定位是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區,現代城市化、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區,生態環境的支撐區和全國商貿物流的基地,這三區一基地的表述就是未來河北補短板的。
但河北現在第一位的任務不是為新來的項目、新來的企業設立門檻,是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如何去產能。河北調結構去產能的任務比北京、天津重得多。河北的鋼鐵產能現在是全國最大的,也可以說在世界也是走在前面的。張杰輝還引用了一句話,“中國第一,河北第二,美國第三”。
在去產能的任務完成之后,河北將按照三區一基地的定位發展產業,發展商貿物流,搞好生態環境的支撐,為首都做好更好的服務。
以下為張杰輝發言實錄:
主持人:非常感謝張主任,我覺得張主任是非常有色彩的發言人。張省長,到您了,我先舉一個例子,咱們說服裝產業。服裝產業是很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但與此同時,在某些方面它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影響,據說80萬服裝產業的浙商很大一部分去到了河北,當然這是一件好事,因為給河北帶來一個新的發展動力和方向,但與此同時,怎么來避免過去別人曾經走過的路,同時避免別人曾經遇到過的挑戰,這個在某種程度上就需要政策制定者要下一個決心,我想先請教您,怎么下這個決心,怎么畫這條線,怎么在利益看上去是眼前利益和今后真正的未來長遠利益間進行選擇,我們的地方官都不容易,我們每年都需要有很好的業績,老百姓也希望生活水平提高,特別是在一些經濟并不是發達的地方,比如河北省,怎么畫這條線?
張杰輝:我完全贊同張主任剛才說的觀點,我部分的贊同主持人說的觀點。我解釋一下,第一個,我在剛才發言當中就說了,河北省在協同發展當中要補短板,這個短板張主任已經把它說清楚了。這個短板到底怎么補,我說河北要有突破,要有作為,我們這個作為就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當中,中央給河北的定位是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區,現代城市化、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區,生態環境的支撐區和全國商貿物流的基地,這三區一基地的表述就是未來河北補短板的,從規劃的目標、規劃的措施、規劃的政策方面給河北的任務。我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不盲目的,它也不是沒有規劃引領的協同發展,而這個研究的應該說是非常清晰,頂層設計也是非常清楚的,包括張主任提出那個方向我都贊同,為什么主持人說的觀點我部分贊同呢?因為河北現在第一位的任務,還不是說新來的項目、新來的企業我給它一個什么樣的門檻,而是在當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河北如何去產能,我們調結構去產能的任務要比北京、天津重得多,這個我也毫不隱晦的講,河北的鋼鐵產能現在是全國最大的,也可以說在世界也是走在前面的,有一句話這么說,中國第一,河北第二,美國第三,始作俑者,沒有內聚(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河北來講,去產能的任務現在主要集中在鋼鐵產能上,我們鐵的產能已經去了3391萬噸,鋼的產能已經去了4106萬噸,我過去在東北鞍山工作,相當于兩個鞍鋼被我們去掉了,這個力度是可想而知,我們在去產能的任務完成之后,按照三區一基地這樣一個定位發展我們的產業,發展我們的商貿物流,搞好我們的生態環境的支撐,為首都做好更好的服務。這里頭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一定要實現又好又快,這個差距不能越拉越大,主要的經濟指標,比方說GDP,比方說財政收入,比方說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們應該快于北京這樣來發展,才能夠逐步縮小這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