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大宗商品的反彈應被定位為中級反彈,鐵礦、原油、黃金是反彈龍頭。過去幾個月全球大宗商品均出現不同幅度的反彈,從時間序列來看,本輪商品的反彈自2015年11月底開始,雖然在2016年1月份和2月份受海內外股市暴跌影響出現些許調整,但春節之后商品反彈逐漸進入高潮。金融市場對于本輪商品反彈的關注度日益增加:部分股票投資者對于“漲價邏輯”和周期板塊較為看好;債市市場因商品持續上漲引發通脹預期升溫而普遍謹慎。3月7日青島港鐵礦石單日暴漲近20%將此輪商品反彈推向階段高潮,包括鐵礦、螺紋、煤炭、玻璃在內的黑色系商品期貨全線漲停,有色、化工、農產品期貨亦出現較大幅度上漲。3月8日夜盤開始,商品期貨整體“盛極而衰”,轉為集體下跌,本輪反彈的龍頭鐵礦、原油、黃金均一度出現階段性見頂跡象;然而,3月15日夜盤開始后,商品期貨似乎重回上行通道,鐵礦和螺紋連續大漲,種種跡象顯示當前的商品反彈可能尚未結束。
整體供需不支持反轉中級反彈基礎仍在
經過2015年下半年的加速下跌之后,商品整體本身蘊含了反彈的動能。雖然過去幾年商品市場持續處于熊市,但各個品種的下跌并非流暢,“退二進三”式的下跌居多,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金和銅,雖然2011年之后相繼進入熊市,但每一輪下跌之后均會出現幅度較為可觀(10%左右)的反彈。反觀國內黑色系商品螺紋、鐵礦,2011年以后下跌趨勢相對金、銅流暢,但每年在經歷了大幅下跌后也會出現一定幅度反彈。每次商品大跌后均出現反彈的原因或因為空頭獲利了結大幅平倉、或因為供給端釋放減產信號、或因為預期經濟企穩復蘇帶動需求回暖,但由于過去幾年全球經濟持續下行,整體商品的反彈并不成氣候。最近一次商品集體下跌從2015年5月份開始,10月份之后下跌加速,因此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商品經歷超跌后蘊含了較強的反彈動能。
補庫存和政策加碼國內供給端需求明顯改善
供給端方面,中央政府對于供給側改革的定位是頂層設計,在2015年11月提出這一戰略后,部分國內有色生產商就召開去產能會議,銅、鋅、鋁等有色商品一度大幅反彈,但由于減產規模較小,有色的反彈沒有持續性。需求端方面,每年底和年初主要工業品均會經歷季節性補庫存,為上半年3、4月份的開工旺季做準備,螺紋的庫存變化尤其符合季節性規律。
在供給和需求因素的共振下,商品整體的潛在炒作空間大幅提升。從國內商品市場各品種表現也可以看出端倪,和投資產業鏈直接相關的黑色系反彈幅度最大,和投資產業鏈關系不大的有色反彈幅度相對一般,和國際原油直接相關的化工反彈幅度也較為可觀,和供給側改革、季節性補庫關系不大的農產品反彈幅度最小。
“資產荒”背景下,商品市場流入的增量資金持續增加,加劇市場投機情緒。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已接近歷史新高,全部合約的持倉名義價值已創歷史新高,顯示增量資金持續流入商品期貨市場。
短期維持寬幅震蕩或上漲概率較大
本輪商品中級反彈是由多個維度的因素共振導致的,但中長期能否出現價格反轉有較大不確定性。強周期產能過剩行業本輪價格回暖,應當被定性為經濟下行趨勢中的短期反彈,而非實質性的趨勢反轉。目前短期邊際改善的需求所帶來的信心提振、價格回升,或許只是長期下行趨勢中的一輪反彈小波瀾,究竟能反彈多高、多持久,還要看中國穩增長的實際力度、供給側改革的實際進度、貨幣匯率環境的波動幅度等諸多因素。而一旦有風吹草動,本輪反彈也將面臨重大考驗,尤其是短期漲幅過大的國際鐵礦石,以及國內投機資金集中的動力煤、焦煤、螺紋鋼等期貨品種,其遠遠背離基本面的漲幅勢必回吐,所帶來的情緒沖擊也將左右價格的短期走勢。不過,通脹預期下資金傾向實物資產,目前風險偏好仍維持高位,商品熊市反彈的幅度不一定小,且弱勢美元對商品價格繼續形成支撐。
國內貨幣相對經濟增長常年超發,導致物價整體水平持續上漲是不爭的事實,只是最近幾年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豬周期波動幅度明顯下降,導致CPI仍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而市場在經歷了股市大幅波動、債市持續走牛后,在“資產荒”背景下,資金已有從金融資產向實物資產轉移的傾向,近期一、二線城市的地產價格和工業品價格大幅上漲即可印證這一點。
歷史經驗表明,所有的趨勢,都是在朦朧中誕生,在將信將疑中形成,在分歧巨大時發飆,在意見統一時結束。本輪商品的中級反彈行情完美地詮釋了前半段,雖然我們認為年內中國經濟仍處于疲弱態勢,出現明顯企穩改善的可能性較低,但在多空分歧巨大的當下,做空商品的收益風險比較低,未來2個月任何一個經濟數據的改善都可以被多頭利用進行炒作。因此,短期商品整體維持寬幅震蕩或繼續上漲的概率較大,趨勢性的做空機會仍需等待。
整體供需不支持反轉中級反彈基礎仍在
經過2015年下半年的加速下跌之后,商品整體本身蘊含了反彈的動能。雖然過去幾年商品市場持續處于熊市,但各個品種的下跌并非流暢,“退二進三”式的下跌居多,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金和銅,雖然2011年之后相繼進入熊市,但每一輪下跌之后均會出現幅度較為可觀(10%左右)的反彈。反觀國內黑色系商品螺紋、鐵礦,2011年以后下跌趨勢相對金、銅流暢,但每年在經歷了大幅下跌后也會出現一定幅度反彈。每次商品大跌后均出現反彈的原因或因為空頭獲利了結大幅平倉、或因為供給端釋放減產信號、或因為預期經濟企穩復蘇帶動需求回暖,但由于過去幾年全球經濟持續下行,整體商品的反彈并不成氣候。最近一次商品集體下跌從2015年5月份開始,10月份之后下跌加速,因此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商品經歷超跌后蘊含了較強的反彈動能。
補庫存和政策加碼國內供給端需求明顯改善
供給端方面,中央政府對于供給側改革的定位是頂層設計,在2015年11月提出這一戰略后,部分國內有色生產商就召開去產能會議,銅、鋅、鋁等有色商品一度大幅反彈,但由于減產規模較小,有色的反彈沒有持續性。需求端方面,每年底和年初主要工業品均會經歷季節性補庫存,為上半年3、4月份的開工旺季做準備,螺紋的庫存變化尤其符合季節性規律。
在供給和需求因素的共振下,商品整體的潛在炒作空間大幅提升。從國內商品市場各品種表現也可以看出端倪,和投資產業鏈直接相關的黑色系反彈幅度最大,和投資產業鏈關系不大的有色反彈幅度相對一般,和國際原油直接相關的化工反彈幅度也較為可觀,和供給側改革、季節性補庫關系不大的農產品反彈幅度最小。
“資產荒”背景下,商品市場流入的增量資金持續增加,加劇市場投機情緒。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已接近歷史新高,全部合約的持倉名義價值已創歷史新高,顯示增量資金持續流入商品期貨市場。
短期維持寬幅震蕩或上漲概率較大
本輪商品中級反彈是由多個維度的因素共振導致的,但中長期能否出現價格反轉有較大不確定性。強周期產能過剩行業本輪價格回暖,應當被定性為經濟下行趨勢中的短期反彈,而非實質性的趨勢反轉。目前短期邊際改善的需求所帶來的信心提振、價格回升,或許只是長期下行趨勢中的一輪反彈小波瀾,究竟能反彈多高、多持久,還要看中國穩增長的實際力度、供給側改革的實際進度、貨幣匯率環境的波動幅度等諸多因素。而一旦有風吹草動,本輪反彈也將面臨重大考驗,尤其是短期漲幅過大的國際鐵礦石,以及國內投機資金集中的動力煤、焦煤、螺紋鋼等期貨品種,其遠遠背離基本面的漲幅勢必回吐,所帶來的情緒沖擊也將左右價格的短期走勢。不過,通脹預期下資金傾向實物資產,目前風險偏好仍維持高位,商品熊市反彈的幅度不一定小,且弱勢美元對商品價格繼續形成支撐。
國內貨幣相對經濟增長常年超發,導致物價整體水平持續上漲是不爭的事實,只是最近幾年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豬周期波動幅度明顯下降,導致CPI仍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而市場在經歷了股市大幅波動、債市持續走牛后,在“資產荒”背景下,資金已有從金融資產向實物資產轉移的傾向,近期一、二線城市的地產價格和工業品價格大幅上漲即可印證這一點。
歷史經驗表明,所有的趨勢,都是在朦朧中誕生,在將信將疑中形成,在分歧巨大時發飆,在意見統一時結束。本輪商品的中級反彈行情完美地詮釋了前半段,雖然我們認為年內中國經濟仍處于疲弱態勢,出現明顯企穩改善的可能性較低,但在多空分歧巨大的當下,做空商品的收益風險比較低,未來2個月任何一個經濟數據的改善都可以被多頭利用進行炒作。因此,短期商品整體維持寬幅震蕩或繼續上漲的概率較大,趨勢性的做空機會仍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