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上周五暴跌后,本周反彈乏力。分析師從供求、政策、技術形態等各個角度進行了分析,雖各有道理,但也都很難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供求面變化不大,冬季鋼材需求減少是稍有點常識就能判斷出來的事情,市場早對此做出了預判。至于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自上月河北淘汰了幾座停產的高爐后,也并未見政府有其它大的行動,對鋼產量幾乎沒有影響。技術形態分析本身就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形態沒走出來前,很難讓人信服。
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鋼鐵行業資金面,目前鋼市的走勢很大程度是由其資金面決定的。由于長期處于微利狀態,鋼鐵企業盈利有限;而新上的設備和原材料采購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于是鋼廠對銀行的依賴越來越強。
12月初國內主要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達到8866萬噸,處于全年最高水平。這里面雖然有冬儲的季節性因素,但起更大作用的是資金因素。由于一般鋼鐵企業很難直接從銀行拿到貸款購買原材料,于是很多鋼廠選擇開信用證的方式從國外進口鐵礦石,同時鑒于年末銀行開信用證受到限制,于是許多鋼廠選擇在12月初將鐵礦石補足,導致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量較高。
年關將至,鋼鐵企業又面臨還舊貸、借新貸的問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鋼廠不敢停產。因為如果一停產,就說明企業有問題,很可能明年的貸款就下不來了;追債的也會蜂擁而至,鋼廠的資金鏈非斷掉不可。于是,虧損也要生產。上周調查的163家鋼廠中,高爐開工率仍高達87.85%,原因就是許多鋼廠不敢停產。所以,我們預計12月份的全國粗鋼產量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同樣,鋼貿行業也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也占用大量的銀行貸款,年底也有很大的還貸壓力。為了還舊貸、借新貸,鋼貿商年底不敢囤積大量鋼材,占用大量資金。而且近兩年來在銀行“防火防盜防鋼貿”的信貸政策下,鋼貿行業的貸款總額已經大幅降低,能吸納的鋼材庫存也明顯降低。特別是前兩年許多鋼貿商囤貨都虧了錢,今年鋼貿商年底囤貨就更加謹慎。這也就是為什么今年鋼材社會庫存一直較低的原因。
所以,目前鋼市的大形勢:一方面是由于季節性原因造成鋼材需求減少,另一方面是鋼廠為了拿到明年的銀行貸款不敢停產、甚至賠本生產,造成市場供給增加;同時,以前作為鋼市“蓄水池”的鋼貿商受困于資金面,也不敢增加庫存。在此作用下,鋼價難有起色,甚至還要下跌。
但轉機也許很快到來,我們預計在1月中旬左右。一是這個時候鋼廠明年的授信基本確定,獲得授信的鋼廠減產可以暫時不看銀行“臉色”,二是鋼貿商獲得銀行授信后,也將增加鋼廠采購量,使鋼市再度“興旺”起來。三是春節過后將是鋼市的“金三銀四”,良好的市場預期也有利于鋼市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