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上海地區一些專業票據式鋼材市場適應不了市場的變化,紛紛陷入虧損經營的泥潭。以在同樣的地塊上建立的同一個鋼材市場為例,同樣的硬件條件,僅僅是因為之前和之后向客戶提供了不一樣的服務,結果卻迥然不同。寶源鋼網分析師認為,專業票據式鋼材市場舊有的經營模式已經走到了頭,已經進入服務升級的關鍵時刻,要在專業上為客戶提供針對性強的有效服務。
前期,鋼材市場能根據市場環境和鋼材市場職能,為駐場客戶提供多樣化服務。例如提供交易信息、倉儲和物流等服務,建立了業務代理組、信息組和局域網等。在提供這些服務的同時,也為市場找到了除辦公場地租賃費、停車費以外的多元贏利點。良好的管理加上良好服務讓這個市場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短短的幾年里,客戶數量從最初的28家發展到400多家,在業內享有良好的聲譽。
后期,由于行業大趨勢的影響,市場行情有所改變,該市場先后以減負的名義,砍掉了業務代理組、信息組和局域網等。市場服務功能再度回到原點,簡化到僅僅提供辦公場所,使客戶流失慘重,到如今僅存60多家。在不看好后市的預期下,該市場兩大股東他們打算摘下鋼材市場的招牌,拆掉管理團隊,分掉所有股本金——打道回府。
從這個鋼材市場興衰發展歷程看,寶源鋼網分析師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要經營好鋼材市場,就要求鋼材市場做好服務升級,不僅僅是市場的管理者,更應是駐場客戶的服務商。
如何做好服務升級工作呢?筆者認為,對于鋼材市場而言,只有珍惜駐場客戶,用心搞好服務,才會緊貼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地更新、創新服務內容,以贏得駐場客戶的高滿意度。
多樣化的呈現。當發現有的服務模式盈利困難時,應對現有服務模式進行必要的“診斷”,并能對癥下藥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完善服務,使服務能真正地得到客戶們高滿意度的回報,而決不能簡單依靠挖除不盈利的服務來維持生存。服務不是擺設,而是組成完整市場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失去服務的鋼材市場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是不可能在現代化大市場里立足的。
目前,鋼鐵產業鏈處于行情低潮,不只是票據式鋼材市場遭遇到前所未聞的壓力,整個產業鏈上各個環節都碰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選擇逃避,則意味著失去了以后的發展機會。寶源鋼網分析師認為,鋼材市場要承受住壓力,利用社會現有各類資源,擴充、完善市場服務,使自身在創新經營中不斷攀上新的臺階。這樣,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客戶進駐市場,才能為迎接市場回暖行情作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