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重慶國資板塊中已有建峰化工、渝三峽等股票停牌進入重組程序。市場人士認為,由于此次重鋼停牌系國資委安排,其力度必然不小。而建峰化工、渝三峽均是化醫集團內部的資產整合,重鋼集團內已無優質資產可供注入,因此外部重組的可能性較大。
資料顯示,由于近年來行業持續低迷,2015年重慶鋼鐵巨虧近60億元;2014年雖然公司賬面盈利約5143萬元,但扣除政府補助,虧損仍達25.37億;而2013年公司虧損額仍有近25億元。由于鋼鐵行業的嚴冬已非一朝一夕可以破解,因此,未來嚴峻的生存問題已然擺在了重鋼面前。
在今年2月召開的重慶國資大會上,該市國資委首次提出了今年將以項目化方式推進國企國資改革的思路。5月9日,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通知》,將由重慶市國資委、兩江新區管委會監管的40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劃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具體來說,將商業類進一步分為商業一類和二類。其中一類的要求是“完全市場化運作,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這意味著,這些企業中如有明顯產能過剩、競爭力不足的企業,將提速去產能。重慶鋼鐵就是屬于商業一類。
就在三天前,重慶鋼鐵董事會剛剛對公司2015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發行價格決定條件:即公司本次發行價格為3.86元/股。若上述價格高于本次股票發行期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70%,則公司啟動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工作;反之,若低于,則公司不啟動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工作。
按照當時的預案,重慶鋼鐵擬以3.86元/股價格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約12.8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9.62億元,投向公司與韓國浦項鋼鐵公司合資建設的“重鋼-POSCO冷軋板材”與“重鋼-POSCO鍍鋅板材”兩個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公司希望借助產品結構調整升級以及降低財務風險來擺脫困境。
時過境遷,對于鋼鐵行業來說,以“去產能”為主的供給側改革已是大勢所趨。重慶鋼鐵這家百年老企究竟何去何從?公司表示,將盡快確定是否進行上述重大事項,并于5個工作日內公告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