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以其關聯度高、帶動系數大、基礎作用強等特點,成為陜西實現“追趕超越”的重要支撐。然而,面對成本高,價格低;產能高,需求低;庫存高,銷量低的嚴峻形勢,陜鋼集團再次來到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5月18日,記者走訪陜鋼集團龍鋼公司,見證了陜鋼集團在嚴峻市場中的扭虧抉擇。
“國家去產能的決心是堅定的,鋼鐵市場的嚴峻形勢短期內難以改變,我們不僅要做好長期‘過冬’的思想準備,更要有長期過緊日子的耐心。”5月18日,陜鋼集團龍鋼公司黨委書記郗九生在座談時說,龍鋼要生存就必須轉型升級、強體瘦身。
龍鋼人首先意識到:市場——不僅是生產經營的指向,也可以是國有企業強體瘦身、改善經營管理的方式。新年伊始,在2015年內部試點經營承包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龍鋼全面推行企業內部模擬法人經營承包運行機制,激發各級“法人隊伍”的內生動力。
這是龍鋼內部以市場化的方式“管人管事”的重大戰略抉擇。一方面按照市場交易規則及運行原則,建立內部市場交易體系。將各單位、分子公司分為利潤中心、費用中心、管理部門、業務部門四大類,公司分別與其簽訂經營承包協議。另一方面組建經營承包團隊。經營承包主體所有行政職務和專業技術職務均實行年度聘任制,能否繼續聘任由上年度的考核結果決定,各經營承包主體根據實際需要,按照公司相關規定設立機構、選聘管理人員。
“以龍鋼公司棒三生產線為例,開展模擬承包之后,在軋線產量相同的情況下,減少用人40余人,管理人員比原來減少5-10人;對減少下來的富余人員,我們成立了就業安置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進行培訓后進行再分配,同時保持一定的待崗職工,形成競爭上崗壓力。”郗九生告訴記者,模擬市場法人經營承包運行機制本身不產生效益,但卻能激發企業內部活力,降低生產成本。今年1-4月,龍鋼公司在2015年減員5377人基礎上,再減少勞動用工1450人。
由于市場需求疲軟,鋼鐵業步入微利時代,控制成本成為當務之急。按照陜鋼集團資金統管、營銷統管、物流統管和大宗原燃料采購統管的“四個統管”的決策部署,龍鋼公司在降低財務費用、物流費用、采購成本上成效顯著:統管后資金的存量利用率提高;統一采購和管理提高了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物流費用也被降低;網上比價,“貨比三家”使公司營銷能力增強了……除此之外,龍鋼通過優化工藝操作、爐料結構等措施,著力降低鋼材生產成本。1-4月份,龍鋼的鋼材成本同比降低477.5元/噸,管理費用同比降低3332.5萬元,治虧創效取得顯著成果。
去產能既要做好減法更要做好加法。龍鋼公司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加快新品開發、新技術應用及成果轉化,優化產品結構,加強品質管理,現已形成以精品建材為主,中、小型鋼及優特鋼協同發展的產品結構,尤其是其拳頭產品——“禹龍”牌鋼材,在市場上享有美譽,被廣泛應用于鄭西鐵路、西安地鐵等重點項目工程,暢銷陜西及周邊省區。
今年4月,鋼鐵市場短暫小幅回暖。陜鋼集團把握機遇,科學安排生產,對供銷差價、邊際貢獻進行分析,動態組織生產經營方式,實現盈利5100萬元。其中,龍鋼公司成為“排頭兵”,實現盈利過億元,極大振奮了全體職工治虧創效的信心。
“市場大起大落,我們龍鋼幾經生死考驗,始終不倒,是有我們的精氣神在。我們不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市場的好轉,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郗九生在談到這次鋼材市場短暫回暖時說,“人勤快,天幫忙”,龍鋼公司四月份實現盈利上億元,是前期苦練內功結出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