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嚴峻的內外部形勢,通鋼礦業公司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將降本增效的著眼點放在礦山成本構成“大戶”能源管理上,多方謀劃、多點出擊,在電力直購、避峰就谷等方面不斷探新路、出實招,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降本效果。
通鋼礦業公司在“逆勢突圍渡難關”過程中,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從能源管理入手,組織專業人員,積極與省、市管理部門溝通,主動將省能源局、物價局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的有關工作政策精神與礦山自身實際相結合,積極探索電力直購新路徑。經過細致工作,目前,直購電相關手續已基本完成,獲批交易電量達到5233萬千瓦·時;二是在發電企業讓利上狠下功夫,先后與白山熱電公司、華能白山煤矸石發電公司等發電企業展開談判,實現讓利0.135元/千瓦·時,年節約電費706萬元。針對省政府出臺的利好政策,深入研究、主動靠前、全力爭取,截至6月末穩增長電力補貼實現入賬293萬元,預計全年可享受“補貼費”900萬元。
在爭取“外援”的基礎上,通鋼礦業公司眼睛向內補短板。一是進一步優化用電結構,降低峰期用電量。實現生產組織由生產型向效益型轉變,全面推廣“避峰就谷”生產組織模式,優化采、運、選產線的作業時間及作業能力的匹配,高峰時段用電比例同比下降0.54%,低谷時段用電比例同比上升0.65%,節約電費23萬元。二是全員參與能源管理,使能源管理工作落地生根。井下礦進一步完善了用電管理規定,空壓機、水泵、提升機等設備嚴格執行用電管理規定,并通過使用LED燈替代節能燈等,年可節約電費35萬元。上青礦利用大栗子礦調劑的23立方米小功率空壓機與現有100立方米空壓機合理編組使用,除高峰時段仍然開啟大功率空壓機以外,其余時段均使用小功率空壓機,全年可減少電費支出66萬元。此外,球團廠調整窯頭窯尾冷卻風機風量、降低風機運行電流,加大井下循環水泵使用率,減少地表直接供水電力損失等能源管理項目,均取得了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