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炭價格持續上行,主力1609合約已經超過4月的高點。從基本面看,現貨價格重心將持續上移。
焦煤供應依然偏緊
受供給側改革的影響,2016年以來,煤炭供應緊張。2016年5月和6月,全國原煤產量下降幅度均超過15%,煤炭供應大規模收縮。與產量下滑相對應的是,煤炭價格不斷上漲,部分煤種現貨價格漲幅超過20%。這正說明本輪產量的下滑并非煤炭虧損減產造成的,而是行政性措施帶來的。
政策層面上,276天工作日對于煤炭行業產量影響較為明顯。按《關于進一步規范和改善煤炭生產經營秩序的通知》的要求,自2016年起,全國煤礦全年作業時間不得超過276個工作日,這是將煤礦現有合規產能乘以0.84的系數后取整得出的數字。
從政策執行情況看,本輪政策的執行力度遠超預期。在政策執行前,市場普遍預期276個工作日政策僅對國有企業有影響,很難影響到民營企業。然而,實際執行中,山西、內蒙古、陜西等地對于民營煤礦的監管同樣嚴格。以內蒙古為例,安監局通過煤管票等手段,控制民營煤礦的產量釋放,得到了較好效果。
進口方面,盡管最近幾個月煉焦煤進口加速,但未能有效緩解國內供應緊張問題,反而提振了國外煉焦煤市場,澳洲優質煉焦煤價格從2016年年初的80美元/噸上漲到目前的100美元/噸以上,漲幅超過20%。
焦化廠開工率下降
當前,焦化廠利潤超過50元/噸,經營還算不錯。不過,最新一期數據顯示,100萬噸以下產能的焦化廠、100萬—200萬噸產能的焦化廠、200萬噸以上產能的焦化廠,開工率分別為69%、73%和80%。相較6月的78%、77%和83%,三個規模的焦化廠開工率均有所下滑。
與此同時,相較6月,焦炭價格上漲了170元/噸。也就是說,在焦化廠這個環節,企業利潤上升而開工率下降并不是經濟性因素導致的。從調研反饋的情況看,長治地區不少焦化廠的開工率只有50%,環保檢查是近期開工率下行的主要原因。
焦炭供應減少,加劇了鋼廠和焦化廠的庫存擔憂。鋼廠的焦炭庫存數據顯示,大中型鋼廠的焦炭平均庫存可用天數從7月初的10天下降到8月初的7.5天。庫存可用天數下降,說明鋼廠在焦炭庫存上的可調節空間收窄,這是7月以來鋼廠對焦炭采購持續提價的主要原因。
鋼材市場“金九銀十”預期強烈
從鋼材市場的季節性需求變化來看,每年9—10月是需求旺季,市場基于3—4月的經驗,對9—10月的上漲更為期待。當前,鋼材庫存處于近5年來的低點,低庫存疊加旺季需求,將推升下游的采購熱情,進而提振鋼價。此外,目前,鋼廠利潤約200元/噸,利潤率近10%。即將進入“金九銀十”需求旺季,企業利潤又不錯,鋼廠生產熱情高漲,其對焦炭的采購也將放量。
綜上所述,原料焦煤供應緊張,焦化廠開工率受環保限制而下滑,鋼材市場“金九銀十”預期強烈,焦炭現貨價格仍將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