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太鋼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工業廢水處理擴容提效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投產,自7月份起進入試生產階段,處理后的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和超過了設計標準。
多年來,太鋼在推進工藝技術創新、持續優化品種結構的同時,積極打造節水型企業。在污水處理車間,淡黃色的水經過復雜的膜法工藝處理,變成了清水。負責人稱,太鋼先后建成膜法水處理、中水深度處理、生活污水處理、廢酸回收再生利用等一大批新型污水處理工程,工業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8%以上。在工業廢水處理回用上,太鋼采用國內外先進的工藝技術,先后配套建成包括焦化、冶煉、軋鋼區廢水在內的高水平工業廢水處理回用系列工程,形成了13萬噸/天的工業廢水處理能力,工業廢水處理水平和噸鋼耗新水指標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太鋼由此也成為國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12家節水標桿企業之一,噸鋼取水量指標被列為國家節水標桿指標。
隨著太鋼品種結構的再提速,對工業廢水處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太鋼決定,以現有一期廢水處理設施為基礎,新實施工業廢水處理擴容提效改造工程。該工程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和部分廠房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具有不新增占地、投資省、成本低、效率高的顯著特點。工程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技術,同時吸收太鋼已有廢水處理回用的先進技術,充分利用高層壓差,處理線實現了全自動控制。項目從2015年3月份開工以來,各施工單位克服了邊生產、邊施工等諸多困難,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確保了工程建設按計劃有序推進。今年6月份,工程項目全面建設投運,從7月份進入試運行階段。目前,經過近兩個月的試生產,處理后的水質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標準要求。
工業廢水處理擴容提效改造工程的建成投產,使太鋼工業廢水處理能力提高到16萬立方米/天,標志著太鋼將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工業廢水的全部回收利用,同時,回用水水質得到有效改善,工業廢水重復利用率顯著提高,處理全線電耗和人工費用等運行成本大幅度降低,成為太鋼綠色發展的又一重要成果,為鞏固和發展節水標桿企業成果,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注入了新的動力。
太鋼在治水的同時,也積極輸出水治理技術,先后參與建設了太原市晉陽污水處理工程、陽泉市改善城市飲用水水質工程、平定縣冶西工礦區及周邊飲用水水質改善總承包工程和古交市第二污水處理廠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