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大萍鋼活躍著一批專業技術型人才,他們引領技術革新與應用,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而且這是支令人羨慕的隊伍,因為他們享受著企業“特殊”的政策。
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方大萍鋼十分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每年下發培訓計劃,由各單位、部門根據人員現狀提出培訓項目、參與人員。培訓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除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外,還有技術比武、技術競賽等。這種傳統的“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模式,對補齊人才短板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公司非常注重“一專多能”培養工作,為了激勵員工掌握更多的技能,方大萍鋼推出了“一專多能”的獎勵辦法,“一專多能”的員工除享受受聘技術職位津貼外,如獲得其他崗位(工種)的職業資格,還可根據其獲得的其他崗位職業資格等級高低,增加享受相應的獎勵金額。其中盡所屬萍安鋼鐵今年以來已有1705人享受“一專多能”獎勵,月度平均獎勵40余萬元。截止8月份,方大萍鋼上半年共支出399萬元用于向技能工人發放技能津貼或“一專多能”津貼。
通過多種激勵措施,培訓真正實現了“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企業效率提高了,員工收入提高了,實現雙贏。
除技能工人外,工程技術人員同樣也有“特殊”政策,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企業每年進行考評,按技術人員實際作用發揮予以等級評定并聘任,等級從低到高,每月工資額外可增加數百元到千元以上不等的技術津貼。但是,有職稱卻不能發揮作用的,企業則不予聘任。這個政策,保護了真人才,杜絕了以往存在的部分工程技術人員“有證無能、工資不低”的現象。2016年,方大萍鋼共有454名專業技術人員獲得了不同等級的技術津貼,企業每月支出15.65萬元。
方大萍鋼在人才隊伍的建設上,鼓勵員工成才,也鼓勵員工“成財”,因為一旦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工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企業也就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