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廠鐵礦一是加強單臺時產粉量計劃管控。將單臺時產粉量涉及的原、精、尾品,以及球磨機臺時與精礦粉粒度、質量關系全部納入計劃進行管理,建立球磨機臺時計劃數學模型管控,通過對計劃與完成情況進行重點分析,查找差距,制定措施,為單臺時產粉量的穩定高效提供保障。二是加強供配礦計劃管理。由以前的班日供配礦計劃管理,完善細化到小時管控,按小時確定供配礦計劃和供礦電鏟配礦車數,實現了選礦生產質量指標的均衡穩定,降低了班中選礦指標波動調整對選礦設備打效率和經濟運行工作的影響。三是加強“提原降尾”工作。加強采場混料回收組織,杜絕了混料直接入選破碎對供礦原品的影響;完善《水廠鐵礦供礦原礦品位控制管理辦法》,加強對新、老廠小時甩尾量達標管控,明確各級職責,確定管控標準和調整措施,嚴格執行,為供礦質量均衡穩定提供了組織保障。開展平皮帶提速,減少脈石入選;對磁滑輪系統工藝參數優化,找準最佳分料板高度和距離,提高磁滑輪甩尾效果;進一步落實標準化流程的管理,結合磁選機場強升級,對磁選機工藝參數進行優化,重新確立相關工序標準,提升選別工序狀況;對回收磁選機磁偏角工藝參數重新進行確定,并優化回收工序轉車模式,充分發揮新更換濃縮磁選機優勢,提高回收效果;改善環水水質,取消新廠三次磁選,降低尾礦品位。四是加強選礦設備打效率組織。加強老廠打低品期間球磨機臺時效率發揮,嚴格執行降粒度、提效率措施的執行,將老廠振網篩篩孔50%全部更換為粗孔篩;三季度在老廠增加2臺振網篩,提高老廠篩分效率,為打臺時工作創造條件;加強源頭管理,從第一道工序一次球磨機磨礦粒度進行抓起,通過強化班中一磨排礦水量調整,降低一磨粒度,縮短磨礦時間,為增加球磨機給礦量提供組織保障。五是積極開展振網篩性能恢復工作。制定崗位維護辦法和加強對綜合班換篩子過程問題的考核力度,解決了綜合班在換篩子過程中因操作不到位造成的粒度波動。利用老廠谷期轉車及雙系列躲峰停機時間,組織修理開展了設備整改工作,使新、老廠篩子的篩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為降低循環量高打臺時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