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近日,中國之聲記者接到舉報稱,甘肅某鋼企涉嫌未批先建,以“去產能”的名義建起新廠,卻沒有如期關停淘汰落后設備。
根據甘肅省工信委文件顯示,為治理大氣污染,2013年批準該鋼企淘汰兩臺50噸電弧爐,改造建設優質鑄造項目,而記者在皋蘭縣發現,老廠還有電弧爐沒有淘汰,新廠的鑄造項目已經開工。
皋蘭縣工信委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原計劃,該企業新廠應該負責生產鐵水等上游加工材料,之后就地銷售給黑石川工業園的其他企業,然而因為手續問題,工業園里只有蘭鑫鋼鐵一家企業建了起來,生產的鐵水沒法消化。
工信委負責人:2014年,蘭州市所有土地手續停辦,這些鑄造企業土地手續還沒有辦下來,當時已經談成了17家企業搬遷的問題,結果土地停辦,這些全都要停建。就消耗不了(鐵水)。(蘭鑫)投資十幾個億,半年后甚至會破產,怎么辦?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當時該鋼企也是招商引資來的項目,按照規定是不能再生產鋼材的,但企業已經投資十幾億元建起了新廠,生產的鐵水無處消化,只能讓它繼續生產,自我消化。而且該鋼企是皋蘭縣的納稅大戶,為了企業的發展和當地幾千名員工的就業,也只能讓它繼續生產,舊廠該關停的設備也就一直運轉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