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陜鋼漢鋼公司在保證設備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規范設備修舊利廢項目及標準,加大修舊利廢措施的實施,促使修舊利廢工作常態化開展。
各單位在設備運行管理中,堅持“舊的能用不換新、壞的能修不領新”和“自主維修為主、外委修理為輔”的原則,通過技術維修人員的“巧手”拆卸拼裝、等功能替代、補焊加工等手段,修復取料機斗、加濕機葉片、廢舊皮帶、裝拔輥器、四切分穿水、移鋼小車、鏈架裝配、廢舊導輥、氣體分析儀采樣泵、電動盲板閥、電除塵卸料閥、雷達料位計、SVG裝置模塊單元等13項修舊利廢項目的大小備品備件1242臺件。投入不到1.8萬元就修復了原值近34.25萬元的“殘疾傷病”“廢舊”設備,使它們重新煥發出活力,達到使用要求,投入到生產中,為企業創效近15.33萬元,減少和降低了設備運行管理及備品備件采購成本,實現了變廢為寶,小投入換來大收益。
為鼓勵和激發員工參與修舊利廢的工作熱情,該公司設備管理中心對照設備修舊利廢管理制度相關獎勵細則,從創效金額中拿出1.65萬余元獎勵給參與修舊利廢及驗收工作的員工。此外,為進一步推進修舊利廢工作,該中心還積極開展各類維修技術培訓及比武和“查找提獻改”(查漏洞、找原因、提措施、獻良策、改不足)活動,深度挖掘企業降本增效潛力及員工技術素養潛力,為企業持續實現降本增效和提升員工維修技能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公司沖刺全年經營奮斗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