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質量管理有“寶典”
“技術中心提出把鑄坯修磨工序及基本信息字段先加上,界面友好方面持續推進。”
“軋鋼廠指出質量數據集成及查詢報超時錯誤,加熱爐溫度曲線只能選中4個區,需要選多個區一起看。”1月22日,信息物流中心四樓會議室內,正在進行著一次關于質量大數據系統的“頭腦風暴”會議,來自煉鋼廠、軋鋼廠、鋼益公司、技術中心和信息物流中心的相關人員圍繞“工藝過程質量數據查詢項目”的優化和完善、遇到的問題、難點展開討論,各部門“智囊團”紛紛獻策,發力的方向就在這簡短的會議中逐漸明朗起來了。河鋼石鋼質量雙提升活動開展以來,把開發質量大數據系統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成立了項目組,這樣的碰頭會,每周五都開一次。
隨著河鋼石鋼產品升級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滿足公司質量管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質量大數據系統將化學檢驗結果、物理性能數據、生產過程數據等與質量相關的數據集成在一起,搭建完整的產品質量管控平臺,通過追溯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工藝參數的波動情況,為質量改進、工藝優化及新產品開發提供依據,為完善企業技術標準、提升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奠定基礎。
2016年10月,信息物流中心向公司立下“軍令狀”:“排除一切困難,全力以赴開發質量大數據系統。”該中心成立了以主任工程師張麟為組長的5人項目攻關組。他們首先匯總各生產廠對新平臺的需求,共整理出了700多條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把問題分類羅列,逐一解決。這些只是龐大工作的冰山一角,難點還在如何整合系統,找到系統之間的匹配規則,實現真正的大數據平臺。該系統建成后,還能按照訂單、批次、時間實現追溯功能,可追溯到每個爐號的生產全過程,為質量管理提供依據。“這個系統就像是一本關于質量的‘大詞典’,將對公司的產品質量提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張麟對質量大數據系統充滿信心。
讓物流更高效
2月9日9點30分,大棒線成品庫職工陳妍打開“成品庫信息化管理系統”,查看成品庫存情況,她即將為重慶某客戶安排發貨,當她輸入鋼材品種規格后,系統自動實現了智能揀配功能。“這個系統真是幫了大忙了,我能實時查看公司各個成品庫的情況,鋼材的爐號、重量、所在垛位等信息一目了然,我只要調取銷售計劃,就能及時安排出庫上站。”陳妍說。
信息物流中心利用互聯網思維,深化信息技術應用與物流業務運作過程的融合,為生產運營提供支撐。該中心先后完成了成品庫智能管理系統優化;完善了物流系統站臺庫管理模塊,開發完成站臺發運秤單打印功能、站臺庫存的庫齡預警功能;新增鑫躍公司與主廠區10M網絡專線,將計量、物流等系統應用終端的數據傳輸劃入新增網絡專線,優化計量和物流信息傳輸環境,使鑫躍區域信息流轉順暢。
除此之外,該中心拓展“互聯網+”技術在物流業務中的應用,先后在原料進廠、產品發運上,實現礦粉車輛自動語音叫號、發運超時短信提醒、代儲庫鋼材發運讀寫卡計量復驗等多項功能,進一步提高了作業效率,提升了客戶服務水平。今年,該中心將繼續致力于通過視頻、二維碼、車號識別、GPS定位等先進成熟技術的推廣,滿足物流物料管理需求。在主廠區物流綜合管控平臺的基礎上,將系統應用范圍拓展至鑫躍公司;繼續優化完善物流系統程序功能,以滿足內部物流管控需求的變化;梳理港口、鐵路、公路、供應商、客戶、車輛運輸等外部物流節點業務,開發相應的應用程序給予支撐,作為信息系統向全供應鏈“兩端”延伸的嘗試。
讓產線更智慧
1月26日,盛嘉公司會議室里黑壓壓坐滿了人,原來這里正在進行著一場關于攤檢工作相關信息化系統操作的培訓,信息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主管宋一風客串起“講師”,給該公司職工講起了課,如何進行移庫、在制品處理、下線確認等操作,職工認真聽著并不時用筆記錄下來。河鋼石鋼為解決制約后部產能發揮的瓶頸問題,先后增加探傷線、攤撿線等加工產線。為了實現生產線信息化系統全過程覆蓋,信息物流中心為盛嘉公司新成立的攤撿線“量身定制”了三級支撐系統,實現在制品處理、入庫發運、質量判定等全流程業務信息化,讓產線變得更智慧。
今年以來,為了實現煉鋼廠、軋鋼廠分鋼種成本核算,該中心在ERP系統里配置了熔煉系數公式,開發主數據批導程序并完成數據批導,跟蹤煉鋼生產訂單的確認情況,及時分析修正系統數據,該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成功運行后將對生產廠分鋼種成本核算提供強有力支撐,提高公司成本計算的準確性。
“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所體現出的高度和生產線的產品高度相輔相成,并最終反映在產品上。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提升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才能為公司提升產品質量提供堅實基礎。”該中心計量主管劉霞介紹,今年以來,該中心為適應河鋼石鋼逐漸增多的以產線、工序外包為標志的制造模式的變化,保障信息化系統對非鋼板塊業務的覆蓋,正在對目前的委外加工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對原有的后部工序以及新增加的異型鋼探傷線、短尺材鋸切線、攤撿線、修磨線等依據財務成本核算方式的需要,定義不同的委外加工流程,通過程序自動運行,簡化、合并業務系統中包括委外訂單收貨、質量綜合判定、委外產品入庫等操作步驟,減少人工確認環節,提高現場操作人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