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跋涉在一流企業征程上的梅鋼人,正在全力尋找著能夠撬動新一輪效率提升的支點。
變革,打開一扇窗
效率領先絕不僅僅是減掉幾個人,而是管理思維的變革、體系的優化、界面的清晰、流程的簡潔、效率的高企,用最適合的人做最適合的事,用最精干的人干最重要的事,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事。
在上一輪規劃期內,梅鋼全口徑勞動效率提升了32.06%,表面的“浮油”已經撈完,如何突破效率提升的“天花板”?唯一能做的就是變革驅動,以顛覆性思維和非常規手段,一切從效率最大化出發,一切從活力激發出發,對現有的管理架構和體系進行再審視、再變革。
基于此,梅鋼去年率先在兩級機關吹響了管理變革與效率提升的號角:機關科級機構精簡20%,各二級單位機關僅保留“兩室一辦”。公司機關科室精減19個,兩級機關人員由1268人優化至904人。同時,瞄準基層管理者,在公司職能管理部門業務模塊推廣經理制,真正實現對基層管理者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以培養鍛煉、優化結構、激發活力、提高能力素質為目的,加大基層管理者崗位調整力度,加大崗位晉升和崗位交流力度;聚焦“三項制度改革”,深化能上能下機制,營造公司內部更加靈活、更能體現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
機構的優化、人員的精減,追求的是一種能產生能量聚變的化學變化。這種變化,需要對現有的體系、流程、管理幅度、管理內容進行重新梳理,聚焦公司價值鏈的高端,真正剔除不增值的環節,有所為、有所不為。機關的變革,使得現場越來越成為傳遞公司管理聲音的第一課堂、服務員工的第一陣地和決勝市場的第一戰場。機關效率提升后,更多的機關員工深入現場,走進車間、走進作業區、走進班組已經成為工作常態。
價值,全流程體現
效率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機關的變革開啟了2016年梅鋼效率提升的大幕,也為公司持續提升效率提供了顛覆性思維和“標準化”樣本。效率提升不僅是一場精干人員的攻堅戰,更是一次最大程度地聚力、助力、發力的過程。
冷軋廠推進協力業務、協力供應商區域化整合,協力效率提升38%,協力費用減少52%,實現協力人員最優配置和付現費用大幅降低。
熱軋板廠結合大物流項目整體推進,以精整分廠為試點,再造崗位業務流程,將原有8個運行作業區整合為5個。同時,通過崗位多能工培養,推動精整區域平整作業區“天地合一”、“點操合一”及崗位互通工作。
煉鋼廠從檢修、運維和點檢效率提升入手,將連鑄區域線上、線下檢修運維業務進行整合,對中夜班運維人員及點檢人員進行優化。原離檢車間回歸鋼廠,成立煉鋼檢修車間,實現連鑄設備線上線下檢修的整合,煉鋼廠檢修車間全面自力負責煉鋼廠“南區”連鑄區域設備的檢修與運保工作;一、二煉鋼運維人員合并,實現區域聯動,提高運保效率。
煉鐵廠通過管控模式優化、機構優化和實施以內頂外、隊伍整合、協力覆蓋等舉措,將協力隊伍由6家減為2家,協力人員減少了197人,協力費用大幅下降。
離線業務的勞動效率提升也是公司矚目的焦點。
公司以打開設備系統業務鏈條為切入口,深刻剖析點檢、維護、檢修各業務模塊的內在關聯,積極探索“點操結合”、“點修結合”、“專業點檢”等設備維護組織模式的轉變,重組業務資源,優化管理流程。實施檢修協力對區域生產維護、清掃一體化覆蓋;進一步精干專職點檢員隊伍,優化組合,降低中夜班設備保駕值守人數,建立應急呼出聯絡體系及點檢員備班制度,中夜班檢修外協效率提升近46%。
物流系統以價值最大化為牽引,開展板坯庫一體化、末端庫發貨、汽車運輸模式以及碼頭理貨業務優化等8個推進項目。
礦業分公司編制機關效率提升和業務崗位優化方案,通過各種分流渠道對富余人員進行分流,業務崗位人員由306人減至177人,效率提升42.2%。
人員精簡后,原有的工作量不但沒有減少,而且要求越來越高。怎么辦?
運輸部進一步深化阿米巴經營,在一線班組和員工中厚植“價值創造”和“人人都是經營者”的理念,喚醒員工的價值意識。運輸部建立重點指標的成本分析模型,重點設備的成本分析細化到單車、單機,設備費用的控制細化到工時、具體項目,落實到個人。各車間在信息系統基礎上,建立月度數據常態化分析模型,涵蓋運輸主要業務,如作業時間分析、GPS站點時間分析、路車分段停時分析、庫齡時間分析、物流質量分析等,通過數據的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尋求成本改善的機會,促進物流效率的持續提升。
新事業分公司借助“工時”概念建立績效杠桿,在既有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的基礎上,引導和激勵全體員工開展“工時拓展”、多勞多得,員工“種好責任田、開辟自留地”的干勁十足。焙燒車間在人員減少37.6%的情況下,開展工時拓展揭榜活動,每月最多安排300個工時拓展任務,不僅在每月員工獎金中兌現工時拓展的獎勵,而且還作為員工各類評優和績效評價的參考依據。其他車間、科室也紛紛通過定期現場勞動、區域保潔、現場搶修等方式,開展工時拓展活動。
探索,從原點出發
效率提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正如梅鋼黨委書記施兵所說:“面對寶武聯合的新形勢,梅鋼實施制鐵所模式,對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鋼鐵單元要瞄準配套輔助區域,以智能化、自動化為主,穩步推進崗位再設計工作;多元產業要分類制定瘦身計劃,推進專業化穿透式管理。新的管理模式和運作方式,倒逼公司必須更為聚焦現場和市場,早日建立寶鋼股份四大鋼鐵精品制造基地協同發展的新機制。
未來,效率提升的路徑在哪里?梅鋼在以信息化為支撐、自動化為手段、智能制造項目為平臺,大幅提升現場效率之余,積極探索區域完整工的作業模式。該模式以作業區域延伸、作業內容拓展、工種復合為重點,選取冷軋廠、熱軋板廠、能環部、運輸部、熱電廠5家單位的相關區域開展試點。
今天,梅鋼在探索效率提升的支點;明天,效率提升定會成為梅鋼騰飛的新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