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首鋼鋼鐵業降低成本創出好水平。四地鋼鐵企業整體進步,外埠鋼鐵企業降成本工作不斷深入……
回顧這一年首鋼鋼鐵業走過的道路,令人難忘。
2013年初,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冰封之中,首鋼如何破解行業面對的共同難題?在總公司黨委領導下,廣大干部職工以保證集團盈利為底線,增強憂患意識、大局意識、質量效益意識,為生存而戰;組織開展“硬碰硬完成全年任務,實打實打贏生存之戰”“萬眾一心挖潛力降成本,毫不動搖增效益保全局”等系列活動,發動職工提建議、定措施、提效益、促發展。
降成本御“寒冬”,鋼鐵業打響了新一輪降成本增效益攻堅戰。
瞄準目標加大攻關力度
面對日益嚴峻的市場形勢,總公司黨委發動各單位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樹立艱苦奮斗過緊日子思想,堅定必勝信心,“多掙一分錢、少花一分錢,用好一分錢”,為生存而戰。按照更嚴、更細、更實的要求,打好鋼鐵業扭虧增盈攻堅戰。充分發揮兩方面積極性,即增強各鋼鐵基地的市場主體意識、總公司職能部門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同時,總公司提出四個季度降低成本分別按年計劃的20%、23%、27%、30%進行爬坡,組織各單位加大各環節降成本工作力度。
首鋼四地鋼鐵生產基地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全面系統推進各項工作。京唐公司對集團鋼鐵業降成本起著舉足輕重的引領作用。為此,他們以有力的措施攻堅克難。2013年,緊緊圍繞“搶市場、降成本、抓措施、保目標”這條工作主線和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搶市場,發揮市場主體地位作用。京唐公司主動關注市場、研究市場,處理好供銷業務依托總公司與市場主體地位的關系,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和協同配合,著力提高市場預判和快速反應能力,推行以“產銷研運”為支撐、各部門密切配合協同的產品推進組織模式,千方百計搶占市場;降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圍繞高爐壓差高帶來的高爐順穩問題,圍繞1580熱軋板形控制問題,針對冷軋高端領先產品少,抓主要矛盾,著重突破三大瓶頸;抓措施,促進各項任務完成。狠抓具體措施的制定和落實,保證年度目標任務完成。制定了公司級23項“短平快”項目、30項技改項目、48項穩定工藝關鍵措施、28個六西格瑪攻關項目,分層級制定從原燃料進廠到終端產品發運全過程的812項工藝穩定量化指標,每月進行分析講評,促使工藝穩定工作可評價、能操作;保目標,提高執行力。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艱巨的經營生產任務,制定《2013年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分工責任方案》,確保每項工作落實到人。日常工作中明確要求,對職代會報告確定的重點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按照制度規定落實獎懲。同時全面加強管理,提升系統運行質量,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每個崗位有任務,上下貫通、行動一致,全員發動,眼睛向內深挖潛力降成本;激發職工的市場意識、效益意識,職工面向市場挖掘創收渠道,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完成噸鋼降成本任務,各工序費用創歷史最好水平,超計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實現了生產經營的重大轉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冷軋公司瞄準高端、優化結構,改善運行質量。全面了解用戶真實技術要求和生產工藝情況,做好生產準備和過程質量控制。同時深入對標找差、苦練內功,加快追趕步伐。與先進企業就品種結構、價格、成本三個關鍵指標為例進行對標。差距就是潛力,差距就是動力,差距就是方向,冷軋公司瞄準高端領先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點,明確了追趕目標,增加了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更加堅定了趕超的信心。提前一個月完成總公司下達的180萬噸年度生產計劃,全年完成產品產量超過200萬噸,超過年設計產能30萬噸,為降成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首鋼四地鋼鐵生產基地眼睛向內,深挖潛力,開源節流,向各個環節要效益。遷鋼公司不斷樹立和強化拼產品、拼市場、拼技術、拼管理的決心和斗志,盡最大努力向生產順穩要效益、向指標創優要效益、向技術提升要效益、向產品結構優化要效益、向精細成本管控要效益、向超前市場研判要效益。通過充分發揮“產銷研”整體優勢,不斷優化“硅鋼優先”一體化排程,持續推進鐵水質量控制,鑄坯內部質量控制,熱卷邊裂控制,板形質量、表面質量控制等全流程系統攻關,穩定提升了電工鋼生產過程掌控能力和精益制造能力。截至2013年12月24日,電工鋼產量累計突破100萬噸,躋身國內前三,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增加效益。首秦公司面對國內中厚板市場整體趨勢處于弱勢下跌的狀態,加快推進降成本增效益關鍵項目35兆瓦發電機組的建設。本著早一天投產早一天見效的原則,強化組織,2013年11月20日,僅用226天,提前實現了35兆瓦發電機組正式并網運行,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年發電達到2.4億千瓦時以上,年創經濟效益8000萬元以上。
同時,四地煉鐵系統增強“經濟煉鐵”的能力;煉鋼系統優化工藝路線;軋鋼系統在優化產品結構的同時,減少帶出品、協議品數量。同時,四地鋼鐵業全方位逐季抓好降成本任務的落實,對外委外包逐項進行統計、清理,對占成本比重較大的進口礦和國內原燃料加強市場運作,對庫存原燃料及備品備件進行清理壓縮,對備品備件實行統一管理,大幅降低四地原燃料及備件資金占用。
水鋼公司、通鋼公司、長鋼公司、貴鋼公司、伊鋼公司等外埠鋼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加大降成本力度。通鋼公司在氣溫和市場雙重"寒流"的嚴峻形勢下,打響以鐵前降成本為重點的攻堅戰,各單位對降成本指標層層分解,積極制定措施并實施攻關。水鋼公司在原燃料市場呈上升趨勢,鋼材市場形勢嚴峻的情況下,2013年四季度提出打好減虧、止血、扭虧“三大戰役”的部署,迅速落實各項措施,深入查找各環節、各工序、各崗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把脈問診、對癥下藥,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鋼鐵生產虧損額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長鋼公司采取多種措施,挖潛力、降成本。貴鋼公司統籌推進新區建設和老區搬遷調整,新區高線建成試產,實現全年控虧目標。伊鋼公司強化基礎管理,開展項目攻關,實現利潤目標。
多方協同提高競爭能力
為了完成鋼鐵業降成本目標,總公司有效整合集團資源,通過加強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運作,實施低成本比價采購、優化物流、降低庫存、鐵前一體化和推進新產品開發等措施,發揮各方優勢,實現高效協同,效益最大化。
樹立全局一盤棋思想,對于與鋼鐵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加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運作力度。建立了以總公司生產部、中首公司和各基地共同運作的進口礦工作平臺,把進口礦供應與經營結合起來,進一步強化市場預判、庫存管理,依據市場變化,調節庫存、實施波段采購,超額完成了進口礦降低采購成本任務。供應公司加強供應體系建設,提高運作能力,在管控好原燃料采購價格的同時,重點做好品種結構優化工作,努力降低大宗原燃料采購成本。
面對客戶產品交貨期的嚴格要求,各有關單位積極優化物流結構,全力提升服務能力。統籌優化港口、鐵路、汽車運輸生產組織,有效控制庫存。合理安排運力,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增加產品外發量,提高發運頻率。為加大客戶服務及物流保障工作,各有關單位研究制定了新的運輸實施方案并試運行,保證客戶產品的交貨期。
積極探索、實施鐵前一體化管理,確保高爐穩定順行、經濟運行。礦業公司積極落實鐵前一體化要求,為高爐提供優質、低成本原料。燒結和球團生產工序與遷鋼公司的高爐煉鐵工序生產實行一體化組織管理。通過強化組織,燒結礦配礦成本降低,實現由“精料”向“經料”的轉變,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通過加強產品月度訂單計劃的落實,推進產線保障能力建設,完善設備功能精度管理體系,突破板形及表面質量控制等一批提升板帶品質的工藝技術,努力推進產品開發與工藝開發。同時,通過“產銷研”緊密結合,完善和強化銷售技術部組織體系,提高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為開發高端領先產品創造有利條件。經過努力,四地完成推進產品994萬噸,超計劃66萬噸,同比增加184萬噸,推進產品比普通產品增收47億元,增效17億元;生產高端領先產品309萬噸,超計劃15萬噸,依靠科技進步提升效益。
全員獻計挖潛務求實效
為推動降成本工作的深入進行,首鋼鋼鐵業各單位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多種載體引導職工獻計獻策,匯集眾人之力,萬眾一心,攻堅克難。
規范合理化建議管理工作,職工群眾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為企業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作注入新的活力。2013年,京唐公司發動職工提合理化建議1327條,采納519條,產生效益1億余元。京唐公司煉鋼作業部黨委深入開展的全員“居家理財增效益,點滴節約見行動”活動,優化品種結構,提高鑄坯質量,提高設備保障能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冷軋公司重新修訂合理化建議表彰獎勵辦法,職工提出并實施的合理化建議,根據效果,經冷軋公司專家委員會認定,按照實際成果給予獎勵。全年職工提合理化建議2036條,被采納1415條。通鋼公司注重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以自主管理活動為抓手,通過開展學習課堂、反思討論、自主管理活動,將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議運用到工作實踐,有效理順工藝環節,在解決生產難題的同時,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13年創效益5000余萬元。
創新職工獻計獻策的形式和內容,極大地促進生產經營降成本和重點工作任務的完成。長鋼公司把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創新民主管理模式、拓展民主管理渠道,作為實現職工當家作主、維護企業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職工代表直接參與企業管理、陽光操作、民主治企,增強了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企業凝聚力。長鋼公司民主評價管理制度加快了企業管理創新、經營創優、技術進步的步伐,推動了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效果的提升。職工民主監督評價機制的建立和深入推進,對長鋼公司對標挖潛降成本增效益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