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工藝參數影響定量困難這一持久難題,研究院與攀鋼釩、西昌鋼釩緊密合作,對煉鐵工序的質量流、能量流進行了細致梳理,歷時近一年開發出“煉鐵工序量化決策支撐模型”,目前已在攀鋼釩和西昌鋼釩投入使用并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高爐生產過程錯綜復雜,高溫、多相物理變化、化學反應交織其中,原料、裝備、操作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長期以來,許多技術參數的影響僅依據普通礦冶煉的經驗進行定量分析,準確性差異大,不利于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工藝技術的經濟指標提升,以及產品質量的改善。特別是當前國際市場原燃料價格劇烈波動,而攀鋼地處西南內陸,交通不便,合理使用自產資源和外購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研發人員先后用“煉鐵工序量化決策支撐模型”定量分析了煉鐵各子工序的鐵素流、碳素能量流的理論值,提高風溫、富氧噴煤等關鍵冶煉參數對技術經濟指標的影響值,以及焦炭、燒結礦、鐵水等產品質量構成因子的影響值,通過充分細致的分析計算與總結,完成了提高煤氣利用率、鐵素流及碳素流分析、理論燃燒溫度的因子影響程度等專題分析報告,得到了用戶的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