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生產流程中,白云鄂博的氧化礦經過選鐵作業(yè)部、選稀土作業(yè)部兩道工序后,尾礦是會直接被排掉的,也就是行業(yè)內所謂的拋尾。可在寶山礦業(yè)有限公司,為了將白云鄂博氧化礦資源最大程度利用,這道工序被進行了改造。利用兩個月的時間,企業(yè)將之前直接進入尾礦系統(tǒng)的礦漿管道改變了輸送方向,加上幾個新增加的裝置,一個鐵回收系統(tǒng)便形成了。
包鋼集團寶山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部副部長劉劍飛說,“如果拋尾的話,鐵資源就浪費了。我們想通過改造系統(tǒng),把有用的鐵資源進行回收。經過改造之后,回收的鐵資源每年可以生產10萬噸的鐵精礦,效益預計可以達到兩千萬到三千萬元之間。”
包鋼集團寶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是以處理白云鄂博氧化礦、磁鐵礦為主要原料的鐵、稀土、螢石、鈮和鈧精礦生產基地,也是國家40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具備年處理白云鄂博鐵礦主、東礦氧化礦石600萬噸,磁鐵礦石600萬噸,外購再磨精礦275萬噸,蒙古原礦290萬噸,過濾管道精礦550萬噸的生產能力。2016年企業(yè)整合重組后,進行礦山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研究成了企業(yè)生產中的重中之重。目前,選鐵和選稀土兩道工序已經成為寶山礦業(yè)有限公司的成熟工藝,而鈮、鈧及螢石精礦的生產還處于攻堅階段。
包鋼集團寶山礦業(y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宋常青說,“當公司一投入這個工藝,就開始回收這三種資源。現在我們正在調試鈮和鈧的回收,5月份基本能生產鈮精礦和鈧精礦,5月底到6月份基本可以生產螢石精礦,到6月份基本就全流程打通。”
鈮是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白云鄂博擁有660萬噸鈮礦儲藏量,由于技術不成熟,現在包鋼所需的鈮礦完全要從巴西進口,這項技術攻關成功后,不僅能緩解我國鈮資源缺乏的狀況,而且包鋼生產的鈮鐵合金原料將全部實現自給,并可實現年產鈮精礦4萬噸,螢石精礦40萬噸,鈧精礦50萬噸。“按規(guī)劃下一步可能要做鈮鐵合金、氧化鈮、氧化鈧還有氟化工等延伸產業(yè)。鈮、鈧、螢石深加工產業(yè)的形成,未來會對包鋼在新材料,或者是新技術產業(yè)方面有巨大推動。”宋常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