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管理的班長
在安鋼,班長可以稱得上是“兵頭將尾”的人,他們工作在一個個普通的崗位上。準備車間裝輥班夏艾華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班長。
夏艾華人稱“夏抵得”,他常對人說,只要工作做好了,這一生就值得了。他和他的團隊負責軋鋼廠三條軋線的軋機裝配與維護、軋輥冷卻水管及壓下裝置的維護工作,他們的工作可以說是“苦、臟、累”的交集。自2008年夏艾華擔任班長以來,在他的帶領下,裝輥班有著不一般的創造力、執行力和戰斗力,連續實現了“零燒輥”和“零誤機”。
夏艾華“科學搭配”,以黨員帶群眾,以先進帶消極,從細微之處入手,梳理分解班組各項管理工作,出臺多項激勵措施,充分調動班員們干事積極性。
2010年,多名新員工加入到裝輥班,夏艾華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平時遇到的故障案例,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針對軋機及軋機軸承常見故障,總結出故障處理方法及預防措施,有針對性地傳授給新員工,做好“傳幫帶”。
夏艾華在班員中牢固樹立“安全無小事”意識,違章操作或安全隱患一經發現,必定“小題大做”。通過開展各類應急演練,不斷提高班員們“我會安全”的能力。他還帶頭開展技術創新,提出或者參與的改造及技術革新項目眾多,僅軋機軸承改型一項就為軋鋼廠年節約成本100萬元以上,短應力軋機保養方法改進、擋圈優化等十幾項技術革新項目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班員人人是能手
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優勝班組、公司優秀班組、公司工人先鋒號、公司模范班組;在裝輥班的辦公室里,榮譽證書掛滿了墻壁。
在這支普通的團隊里,人人都是能手。
退伍不褪色的黨員吳志根、趙星忠、吳萬策平時刻苦練習各種搶修技能,還帶頭組成排查方陣,循環、交織排查,及時發現處理各種問題,切實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笑臉員工”昌國曉,多次參與中晚班的檢修加班,與同事在生產線上連續工作三天兩晚是經常的事,連續幾屆蟬聯班組的“笑臉員工”;“管家婆”李文治,班組成本點點滴滴都要過問,大到軋機設備,小到螺絲電焊條都不放過;“編外政委”孫立根,專門負責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各類各級文件精神的宣講,將班組休息室布置得如溫馨港灣;李江、姚江華、柳建國、盧忠富等多名班員在《安鋼軋鋼廠實現零燒輥》及《減少軋輥倒運費用》的QC課題中唱主角,其中《安鋼軋鋼廠實現零燒輥》獲得全省“質量提升”QC成果發布三等獎。
2012年,裝輥班在生產中發現,軋機軸承內套退套常導致軸承燒壞,嚴重影響生產效率。針對這個棘手的問題,裝輥班的班員們下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討論分析、繪制圖紙、制定方案、采集數據,他們突破原有的處理思路,大膽技術創新。通過一系列的處理,預防軋機軸承退套卡環設計出爐,這項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近年來,在班員們的努力下,“一種新型的軋機軸承座注油孔設計”、“短應力軋機修復保養攻關”等30多項小改小革在班組各個生產環境中取得實效,為班組節約成本、穩定生產工藝、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條件。其中“一種新型的軋機軸承座注油孔設計”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受理。
裝輥班用實際行動證明,平凡的工作中也一樣能發光。
和諧溫馨的家
裝輥班組在注重生產的同時,還關心員工的家庭生活,就像一個和諧溫馨的大家庭。
“叮鈴鈴。”今年4月的一個下午,片區長吳萬策接到緊急電話,家屬車禍重傷住院。班長夏艾華得知后,組織班員們紛紛伸出援手。
針對班里有部分大齡未婚青年的實際情況,班里組織開展多次與外單位的聯誼活動,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班組推選業績突出的員工參加拓展訓練,培養提升執行力與向心力;一位班員因工作忙而不能為建新房子而操勞的父母分擔壓力,班長夏艾華知道后立即組織幾個調休的班員前去幫忙;一個班員的妻子查出癌癥,班組自發湊錢去醫院看望。
在不經意中傳遞的真情,將班組員工的心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