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減粗鋼產能280萬噸,轉崗、分流職工9508人……2015年以來,昆鋼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去產能,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結構,加快轉型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提高技術經濟指標
昆鋼對安寧本部、安寧新區、紅河、玉溪4個生產基地生產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在4個生產基地分別只開1座大高爐組織生產,關停安寧本部基地的3座32噸轉爐、2座510立方米高爐、1座1080立方米高爐和玉溪基地的1座120噸轉爐以及相關配套的動力能源等工藝裝備,壓減粗鋼產能280萬噸、生鐵產能125萬噸。在現有原料供應條件下,昆鋼實現大高爐滿負荷、高水平生產,充分發揮大高爐技術經濟指標優勢,在基本維持產量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2016年以來,昆鋼通過不斷優化生產組織結構,加強統籌平衡和調度指揮,優化調整用料結構,加強設備維護,進一步改善了公司煉鐵、煉鋼、軋材各工序技術經濟指標。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昆鋼高爐綜合焦比降低4.65千克/噸,綜合噴煤量提高了13.24千克/噸,渣料消耗大幅度降低約151.5千克/噸,煉鋼工序合金量降低約1.5千克/噸,部分生產基地鋼鐵料消耗也得到了明顯降低。技術經濟指標的改善進一步降低了昆鋼的生產成本。
調整生產組織方式,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昆鋼整合部門管理職能和貿易管理職能,組建了經營中心、生產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按照專業化、精細化要求規范部門管理,形成了目標職責清晰、業務獨立運營、管理考核各有側重的高效運營新模式。
經營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實現采購、銷售、貿易、融資一體化,通過集中采購、銷售,擴大貿易范圍和規模,提高貿易鏈競爭優勢;生產中心以制造成本管理控制為中心,緊緊圍繞降低制造成本強化基礎管理,對標先進企業,找短板、補差距,不斷改善技術經濟指標,同時強化4個基地生產組織的統一協調,優化資源配置,優化生產組織,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系統成本;科技創新中心發揮好技術對降成本的促進作用,實現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有機統一,在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提升企業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2016年,昆鋼通過優化生產組織方式,強化產供銷銜接,強化市場倒逼,在市場原燃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減少原燃料采購支出6883萬元;通過優化物流運輸組織和倉儲管理,與鐵路部門合作推進公鐵聯運等,減少物流運費支出約1億元。通過不斷優化生產組織,加強產供銷協同,昆鋼2016年噸材完全成本同比下降了215元。
升級鋼鐵產業,提升供給能力
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昆鋼積極推進鋼鐵產業改造升級,為市場提供有效供給。
昆鋼充分發揮500兆帕高強抗震鋼筋和抗震型鋼比較優勢,加大對抗震民居、電梯、立體車庫用鋼和耐火、耐候、高強等系列產品的推廣力度,加快對工模具、汽車、船舶、軍工用高強韌、低密度鋼等新產品的開發步伐。
同時,昆鋼擴大鋼鐵產品深加工應用范圍,積極參與國家和云南省重大基礎工程建設,積極推廣綠色節能建筑、抗震鋼結構民房、立體車庫和老樓裝電梯等項目,啟動了年產30萬套的工廠化智能制造民居項目建設。
此外,昆鋼加強對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的應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推進“互聯網+”的實施,整合信息,形成大數據決策,提高管理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云南省建設“輻射中心”戰略的深入推進,昆鋼積極開拓非洲、南亞、東南亞市場,推進昆鋼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走出去,加快昆鋼國際化發展步伐。目前,昆鋼已與孟加拉國就在孟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區項目達成協議。
實施資產重組,優化產業結構
2016年初,昆鋼對115個子(分)公司、200億元的資產和業務進行拆分、重組和整合,成立了新的八大產業集團(云南昆鋼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云南昆鋼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云南華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天朗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云南楚豐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云南華創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昆鋼建設集團、云南昆鋼電子信息有限公司)。這是昆鋼發展史上涉及企業、資產、人員最廣的一次內部資產重組整合。
首先,昆鋼對長期虧損且未能帶來效益的投資,不能持續經營的企業,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閑置的或出租收益率較低的房屋、建筑物、設備等實物資產進行了處置,并通過內部資產重組,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資產經營效率,現已盤活了50億元不良資產和低效、無效資產,為打造新的產業轉型和融資平臺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時,昆鋼加快了引入戰略合作者的步伐,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招商引資、外引內聯等方式,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降低資產負債率,增加現金流,提高技術、營銷和管理水平,擴大市場份額,增強企業的開放能力、發展活力和抗風險能力。目前,昆鋼引入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戰略投資者。
重組后,昆鋼八大產業集團的發展定位更加清晰,股權關系和管理關系逐步理順,推動了集團化管控、市場化運作、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的創新實踐。目前,昆鋼已形成了傳統產業、新材料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環保產業、裝備制造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板塊。
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新興產業發展
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昆鋼依靠創新加快產業轉型,重點打造新項目和新興產業。
2016年9月份,隨著昆明市天然氣置換工作的推進,為昆明市供氣30年的昆明焦化制氣廠關停。昆鋼結合其位于昆明空港核心區的區位優勢,開始著手將其打造成“臨空國際產業園”,形成跨境電子商務、臨空制造業、現代物流和國際貿易等產業基地,將其作為空港保稅核心區的功能拓展服務區。2017年6月份,總投資25億元的昆焦轉型升級暨昆明寶象萬噸冷鏈港項目正式啟動,拉開了昆明寶象臨空國際產業園建設序幕。
昆鋼將本部鋼鐵產能搬遷到草鋪新區后,騰出9540畝土地,按照安寧市建設“產業發展新高地、現代花園城市”總體布局和推進建設產城融合綜合示范區的總要求,建設現代商務中心、高端先進裝備制造、大數據產業及孵化園、工業遺址主題文化公園、特色餐飲旅游文化廣場等功能區,全面提升安寧城市及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和環境質量,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昆鋼抓住云南省把現代物流產業列入云南省八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的戰略機遇,依托已形成的產業基礎,加快物流結點布局,將物流產業發展成為昆鋼新的支柱產業,預計到2020年銷售收入可達到570億元。
昆鋼以鈦產業為核心,推進新材料產業聚集發展,加快推進“低成本高耐蝕鈦及鈦合金管材與高品質鈦帶制造技術研發及應用”國家科技重點研發項目,著力打造云南楚雄中國綠色新鈦谷和攀枝花釩鈦新材料園兩個產業園區。2016年10月份,我國第一座大型電子束冷床熔煉爐(EB爐)項目投產,該項目由昆鋼下屬的云南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設計和制造,成功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和技術壟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產大型電子束冷床熔煉爐研制項目的投產運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高品質、多品種、低成本鈦合金材料先進制造技術的進步,使其在我國海洋、軍工、航天事業發展和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年初,昆鋼整合云南大紅山管道公司、云南昆鋼水凈化科技公司、泛亞能源科技公司等6個公司,組建了云南天朗節能環保集團,形成了集流體管道輸送、固廢危廢處理、水處理、環境監測、工業節能、智能管控6大業務為一體的節能環保產業群,當年實現營業收入5.82億元、利潤2.28億元。按照規劃,到“十三五”末,昆鋼節能環保產業將實現營業收入45億元、利潤9億元。
拓寬轉崗渠道,妥善分流安置人員
在昆鋼壓減鋼鐵產能過程中,需要安置直接相關崗位員工9508名,另外還有部分相關產業人員需要安排。
昆鋼堅持“不讓一位職工沒有基本生活來源,不讓一位有工作意愿的職工失去工作崗位”的分流安置原則,妥善分流安置范圍職工。一是發動各級黨政工團主動作為,深入一線、貼近基層,在車間、班組召開座談會,聽取一線職工、基層干部對分流安置職工的意見,解疑釋惑,贏得了職工對分流安置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出臺一系列具有昆鋼特點的政策,比如根據有的職工幾代人和夫妻雙方都在昆鋼就業的實際情況,采取單親家庭不納入分流安置范圍、夫妻中只能有一方納入到分流安置范圍等方式處理;三是將提高職工職業技能、優化人力資源結構與有序分流相結合;四是拓寬分流安置職工渠道,通過搭建創業平臺、成立人力資源創業服務中心、開展技術培訓,促進職工再就業和轉崗安置;五是在職工自愿的基礎上,采取內部退養等方式穩妥分流安置職工;六是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分流部分人員進入公益崗位工作;七是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拓寬分流安置職工渠道。
昆鋼高度重視創業服務中心的工作,在各子(分)公司成立了創業服務中心,制訂了創業服務中心管理辦法,明確了工作職責和運作方式,確保創業服務中心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目前,昆鋼各子(分)公司創業服務中心已接納富余職工3000多人,并為這些職工開展了餐飲、洗車、保安、小區門衛、置換勞務用工等業務,確保了職工穩定、社會和諧。目前,昆鋼已順利完成9508名職工的分流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