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公司總經理張新建到軋鋼廠調研,對該廠二高線風冷線改造項目給予充分肯定。
軋鋼廠二高線投產以來,在生產加工材規格為Φ6.5毫米,鋼種為60號、65號、70號、75號過程中,存在同圈性能不穩定,性能極差較大,最高同圈極差達到100兆帕,拉拔過程中易損傷設備且斷裂頻率較高,質量異議較多。為解決這一問題,軋鋼廠與技術中心在現有條件下提出多個方案反復實驗,沒有明顯改變。為減少市場質量異議,二高線不得不停止加工材生產,加工材全部集中在一高線生產,增加了排產難度,同時也影響了公司生產效益的最大化。
軋鋼廠比照該廠一高線風冷線改造的成熟經驗,提出了將二高線風冷線一、二、三段輥道由原來的平輥改造為錐形輥,通過改進工藝保證產品同圈性能的穩定性。此方法需要花費資金208萬元,因處于困難時期難以安排。為此,公司規劃發展部部長楊茂麟與該廠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討,嘗試在風冷線一段增加“疊落層”的方法,通過現場觀察、分析和論證,很快拿出實施方案。
方案確定后,軋鋼廠積極組織對改造所需的材料、備件進行準備,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除加工制作改造用的短輥、墊塊、連接螺栓花費了24000元外,其余備件都是利舊。9月12日,該廠利用二高線計劃檢修時間完成了整個改造。
10月8日,公司總經理張新建到軋鋼廠二高線生產現場,觀看了二高線風冷線改造后設備的運行情況,張新建指出:我們經營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就是如何把收益多增加一些,把成本多降低一些,在企業困難時期,生產經營要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去考慮,才能把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善于在同等條件下能花小錢辦大事的企業,才能體現出競爭優勢,軋鋼廠的這種做法值得在全公司推廣。
二高線風冷輥道改造后已試制兩個批號的號鋼,經力學性能測試得出軋制號鋼時,性能極差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內,達到了預期效果,能滿足軋制號鋼的需求,提高產品質量。
目前,改造后試軋制的兩個批號品種鋼已推廣到市場。